譚本宏:創新驅動—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品牌力提升發展戰略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譚本宏就新能源汽車產品力、品牌力提升發展戰略相關話題發表了演講,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來參加這樣一次高峰論壇,在這里分享一些關于新能源方面的長安的認識和一些行動。
就在昨天五部委就雙積分的落地組織了政府、行業、企業,大家一起來做很多方面的研討和學習,剛才我們徐副主任也分享了很多新能源汽車和汽車產業方面的一些信息,也受益匪淺。特別是雙積分政策推出以后,我們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格局可能會發生一些比較大的變化,但是作為中國品牌、作為自主品牌來講,我們也充分認識到了這樣的競爭格局,我們也有信息打好這樣的一場戰役,我覺得有幾個先發優勢。
一是在傳統車領域里面,中國品牌占據30%—40%的份額,這是我們的基礎,過去我們是沒有的。
二是在新能源汽車里面,特別是對于EV這樣的市場里面,自主品牌、中國品牌是有先發優勢的。
所以我覺得未來的競爭格局將會是非常精彩,當然這樣的競爭和產業的發展也會對我們消費者帶來無限的遐想和利益。
今年我分享的題目是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探索,為什么提這么多化?實際上確實在互聯網經濟的浪潮下面,現在要發展一個新的產業,我們沒有互聯網經濟的特點和模式很難發展,不光是新能源汽車,傳統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們也會用到很多互聯網經濟的模式。
三個方面,預期發現、節點思考和長安我們做了點什么事情。每次參加這樣的會,實際上大的趨勢和方向,大家都是非常高度一致的,當然對于同一個話題可能大家的理解深度和一些探討會有一些不同,比如說我們提到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成國家的戰略,一系列的政策推出了國家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決心,作為一個企業來講,我們為什么還在談這樣一句話,也許三年以前是我們行業內部的在嗨,但是現在我可以告訴大家,連普通的消費者、連我們的一些沒有買車的人群和受眾,他們都非常清楚,新能源EV、電動車都已經慢慢的走到了每一個平常人家。所以說作為整個國內,我覺得大家都有高度的認識。
二是通過這幾年的發展,我們確實認識到政策更具備科學性,從貨幣或者是政策類的補貼逐漸演變為非財政的補貼,比如說限行限購、路權等等。我個人認為也是非常符合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特點。
三是可能最近也有行業里面在提,新能源汽車里面有很多的補貼,大家都是躺在補貼的溫床上發展的,但是我想在這里給大家分享,實際上國家在制定這樣一個補貼的力度和退坡的節奏的時候,是非常非常的有智慧和高度的。我這里寫了一個它與技術的達成有足夠的張力,什么是足夠的張力?你必須要跳起來,必須要拼了老命,你才可能達成這樣的商品性,不是說你拿到你的補貼以后還可以倒賺一把,至少來說在乘用車領域里面我們是這樣的。
所以說企業既承擔著壓力,這個壓力來自于成本也來自于政策和環境等等,這是我們最新的對于政策方面的一些理解。
第二就是市場,剛才徐主任也提到了一個拐點的市場,我們認為到2025年如果我們幾個板塊目標能夠達成,那新能源可能會出現風口和拐點。比如說整個銷量能夠達到20%,這樣就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電池模組的架構能夠降到1塊以下,電池系統的能量比能達到280瓦時每公斤,這個時候市場可能會出現拐點,當然還有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三關于產業。確實現在很熱鬧,新能源汽車非常熱鬧,純電動車企業的準入放開,更多的車企專注新能源汽車的開發,這是第一個很好的事情。
二是技術的創新也非常多,我們經常問自己的,當新能源遇上互聯網會發生什么事情?可能我們創新的模式、我們的理念、我們的產業模式、我們的產品的內涵和外延,我們都會發生很多方面顛覆性的變化。
當然這個產業的特征有使是合作共享成果,這個我就不細講了。
在消費者上面來看,透過消費者的關注點,我們可以看到這個產業或者是這個產品進入到一個什么樣的時期了,我們經常說是起步的還是成熟了,還是已經衰落了,我們可以看到消費者關注什么,對于新能源汽車消費者關注的是歷程和價格,如果我們回到我們經常大家都熟悉的馬斯洛里面,這是對于汽車最為根本或者是最為基礎的需求,因為汽車第一屬性是移動,從A點到B點,這個需求續時歷程就是移動的基本需求。
所以說我們認為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從產品的成熟度、市場的成熟度來說還是屬于起步的階段,當然它也有很多方面的基礎,它在其他方面的屬性跟傳統汽車是可以有很好的共享的,比如說智能化、科技感、體驗等等一系列的,包括安全。
所以說隨著續航歷程的突破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再加上我們新能源技術本身的發展,我們認為如果新能源汽車能夠在成本可接受的情況下做到350公里到400公里,那么可能會成為新能源新的風口,就是350到400。這是我們得出來的結論,剛才提到了技術的融合,這里就不細講了。
第二,基于前面的一些發現或者是我們的一些想法,提了幾個思考。
一是新智合一,可能是我們中國品牌汽車發展或者說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方向,時尚、科技、有趣的智能化,新能源產品將會成為我們追求自由自我的千禧一代,我們叫做瞄準00后,現在大家都在說我不是汽車,我是一個新物種,大家可能聽到了很多互聯網車企在提到這樣的概念,我是一個新的物種。
另外,新能源化的智能化的新能源汽車也許真的會改變和顛覆我們汽車的社會,比如說我們智能物流的車隊、智能共享的汽車、無人駕駛的車隊等等,因為新能源汽車在環保這個領域里面是具備先天的優勢,在城市內部來大量的布局或者是說采用分時、共享等等這樣的一些車輛,它對環保的壓力會比較小,但是同時又能夠為消費者提供最后5公里或者是最后10公里的機會。
二是關于產品,一個企業產品為根基為王,純電動專用平臺的優勢是非常巨大的,長安現在已經啟動了純電動專用平臺的優勢是非常巨大的,長安現在已經啟動了三個全新的純電動平臺的開發,就是基于EV和PHEV的純電動平臺開發。我們也歡迎有識之士大家一起,也可以加入到長安平臺開發的工作來進行合作共享。
三是整車企業也在重新考量我們關鍵零部件的涉足,來促進未來整車企業的良性發展。我們過去對于傳統汽車產業里面比較穩定的或者清晰的制造分工和制作布局,哪一些是汽車廠應該做的,哪些是零部件廠要做的,但是新能源汽車可能基于它的產業的特點,動力、電池、電動、車身、地盤、電器等等,這些制造分工可能會重新來進行定義和劃分,而且會加入非常濃厚的互聯網經濟的特點。
四是基于新能源汽車我們覺得應該來積極的探索,我們創新服務后端的市場,因為新能源汽車確實跟傳統汽車在產品屬性和特性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說我們基于服務、基于銷售、基于共享和租賃,我們都有非常大的空間。
五是在制造分工我們可能要重新考量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第三,關于長安的一些想法。長安擁有比較悠久的歷史,應該講我們是這樣來感受長安的文化的,我是一個20年長安人,我是這樣體會的,長安是既歷史悠久,又充滿活力這樣的一個企業,我們經常拿1862年創建上海洋炮局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國有企業來回顧我們自己,為什么?因為我們那個時候第一任總經理來自于英國的馬根里,這個體現了我們的開放和合作,因為我們當時中國的槍炮技術并不是特別好,另外我們的創始人是李鴻章,它是國企,它是國有資本。
所以說在這種國有資本下面有這種開放融合的心態,這是我們要去回顧和總結的一點。
二是33年的造車的歷程,1984年我們進入汽車領域,當時我們跟日本鈴木有一些合作,在2014年累計突破1000萬,2017年1—8月份,我們整體集團的銷量是180萬臺。
在新能源里面2010年就已經介入了,從我們的HEV、PHEV、EV等等一系列的產品在行的,也打造了一批優秀的產品,特別是今天大家都在北京,去年年底上市的新奔奔EV,應該是一個爆款。今年1—9月份,我們已經排在了北京地區整個微型的電動汽車的第一位,整個占比也達到了40.9%,在整個的北京市場所有的占比也接近10%。
第四掌握了多項核心的技術,這個就不細講了。
還有就是協同全球的新能源研發體系。長安擁有中國品牌第一的研發能力,我們有五國九地,我們在英國伯明罕、意大利都靈、美國底特律、日本辛團斌和硅谷都有我們的研發機構和自己的公司。
但是我們未來的產品轉型、產業轉型以后這些研發團隊,他們也在充分的來做這樣積極的調整和領域的擴展,比如說英國的伯明罕,我們的PHEV,我們的TCU、VCU,我們的DCT的開發都在那里,為我們的PHEV奠定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第六長安還會加快我們智能化和新能源融合的發展,這個里面我們用一個比較熟悉的高SmartEV,未來長安也來做智能化的EV產品。
這是一個視頻,是我們會在明年做的一個全自動泊車的系統,你可以看到車上無人,當車主到達目的地以后,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自己找車位,也可以發出指令,自動回到我們的剛才下車的地點。像這樣的一些產品,我們未來也會在新能源產品里面率先運用。
第七,打造行業生態圈、共享出行,這個不細講了。
第八,產業生態的布局,我們里面有大量的跟新能源企業或者是電商企業做的一些合作。
明天長安將發布新能源最新的戰略—香格里拉計劃。同時我們也會在上面發布我們四款產品,一起來遇見我們綠色的未來,用我們的口號叫做前進與藍天更近,長安行天下,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