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慶鋒:聚焦、升級—新能源汽車企業戰略發展規劃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就 新能源行業發展趨勢等方面話題進行了觀點闡述,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
此時此刻咱們黨的十九大正在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大會主題的兩個關鍵詞。我想對我們全體汽車人來講,實現中國有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出我們應有的力量,這應該是我們的初心和使命。應該來說的話,這樣的一個機會和這樣一個使命到今天是很有可能實現的。
首先,我們看看世界汽車產業的格局,實際上的話,從世界汽車產業發展史來看的話,我們能看到全球的汽車工業中心是隨著整個汽車工業的革命浪潮而發生轉移。從歐洲到美國,再到歐洲,再到日本。
但到了二十一世紀以后的話,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那么在這樣一個趨勢底下的話,全球企業工業中心在哪里呢?會不會在中國,我認為很有可能實現的。
實際上呢,今天上午包括各位領導已經對整個行業的形勢做了比較清晰的分析和判斷。我這里強調一點,應該來說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向傳統汽車行業井噴式的國家,應該來說不遠了。不管是從最近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數據來看,還是歐洲所有國家對于整個的退出傳統汽油機車的時間表來看,還是說目前的國際巨頭們對整個新能源的布局和轉型來看,特別是這幾年,國際上主流車展,新能源產品已經成為了主流。所以,我們判斷這個井噴的時代應該來說很快就要到來。
那對于中國來說的話,我們應該來說這幾年是緊緊抓住了這樣的機會。2014年的時候,習總書記就明確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是中國由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而實際上,得益于國家的培育和扶持。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已經不斷擴大,基本上建立起健全的產業體系,產業水平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國際的先進水平。初步在整個世界新能源汽車產業里面,占據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2015年,我們的成交量是第一。2016年的比例超過60%,而這個數據里面的話,更多是中國的品牌在干的。所以,我個人的判斷,中國極有可能成為繼歐洲、美國、日本以后,全球汽車工業的第四個生產集。而在這個發展的過程中,北汽新能源始終就秉持這樣一個使命。北汽新能源是2009年成立的,我們是國內第一家獨立注冊、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企業。2009年,那時候中國的傳統汽車已經是到井噴式,但是新能源很多人還不了解,對于老百姓來說更不清楚。
這么強烈的反差的話,為什么讓我們很執著的走下去呢?那就是使命驅動。實際上的話,通過在這幾年,我們是心無旁騖的致力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的進展。全力以赴的為中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貢獻我們的力量。而在這發展過程中,我們常常也喊快。
我們在這八年的探索中的話,我們是秉持著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在各個領域進行大力的探索,也創造出很多行業的第一,應該來說都挺不容易的。比如說2014年到現在的話,我們已經連續四年在國內汽車市場里面的話,是位居第一的位置。擁有了中國第一批純電動車勢能客戶,成立了行業第一家的充電樁合作公司,打造了行業第一個全天候為新能源汽車服務的品牌和平臺。包括成立了我們的第一個純電動車的分時租賃公司,第一個推廣勢能換電模式,包括構建起咱們國內首個新能源汽車產業圈。
而從一些數來看的話,從市場銷量,我們去年是達到了5萬2,國內第一的位置。目前截至到8月份的時候,我們累計的保有量大概是12.4萬輛,整個的里程超過了12億公里。而在研發方面,我們的研發實際上是很值得投入的,或者說投入的比例很大。這幾年累計下來的話,應該是接近40個億。整個研發投入占我們營業收入占比的話,超過20%。應該來說的話,是比一般的汽車公司要高得多。
整個申請的專利已經超過2200個,基本上在公司里面人均的標準和水平。參與國家科研項目的話,包括地方的超過50多個,參與標準的制定也參與接近50個。而從我們目前公司的整個人員結構來看的話,我們的研發人員占到了整個國內人員里面的話,是接近了50%的比例。特別是我們又引進了一大批外籍的專家,對我們整個研發體系做一些支撐和補充。而從公司的人才來看的話,我們從剛開始的3個人、5個人,到今天的話,已經接近4000人,這里面本科以上的學歷超過了80%。
同時我們在資本層面的話,積極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我們通過A輪融資,實現了30億規模的融資。剛剛完成了B輪的融資,我們實現了110億的融資規模,力爭盡快實現在A股的上市。同時,我們大力探索各種的體制機制創新,應該來說的話,這些探索為我們的過去做一個總結,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成為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一個引領者,我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要打造世界級的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成為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它不是一個口號,是一個目標。所以,從目前開始,我們已經在開發區,大家有機會去看看,我們把它叫做中國藍谷,就在建設我們新能源創新中心。以這個為起點,我們朝著世界級的目標,進行全體細化的能力建設。實際上的話,在過往的新能源汽車競爭中的話,我們靠的是先發的優勢,或者在某些領域部分的領先優勢。但是我相信2019年、2020年左右,金斯利的造車企業,他們的產品馬上都出來了。而以國際上那些跨國巨頭們,他們的產品也馬上都出來了。這時候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肯定是進入一個白熱戰的競爭階段,整個的競爭靠的是全體性能的提升。我們只有搭建起達到世界級水平標準的體系能力,我們才能夠真正在這個競爭中贏得先機、占領位置、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而實際上的話,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理解,我是這么判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它不是簡簡單單電動化的概念。我的理解它是以電動化作為一個突破口,打造全新的造車理念,全新的平臺開發、全新的研發流程、全新的制造工藝、全新的銷售服務體系。實際上的話,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必定要走出一條跟傳統汽車不一樣的路。
那這里面的沉淀和探索,是基于我們過往以來,對整個新能源產品、市場、技術各方面的探索。所以,我認為北汽新能源在過往以來很多的探索,現在在每個領域里面都有自己的思考或者說沉淀。但是我認為現在已經到了厚積薄發,形成一個全方面體系沉淀的過程。
比如說,我們的產品原來都是以傳統車改造的過程。但實際上每個細分的領域里面,新能源跟傳統確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我們完成了這個積累和這個經驗的探索,我們已經開始具備了開發能力。比如說我們的第一款國民小車EC180,現在市場表現不錯。但實際上這款車的話,是基于我們對過往經驗的沉淀,推出第一款新能源開發的車。
而我們9月份剛剛開始的小車,它是一個全新平臺、全新能源量車身的,完全是為新能源而開放的平臺。而我認為的話,我們就是這么一步步的走過來,從傳統的車改造到開發的小平臺,再到一個全新的平臺。同時我們現在開發的N40產品,應該來說的話,過一兩年也馬上上市。那個時候,它應該具備了跟國際跨國公司的產品相競爭的局面。
所以,我們現在目前的話,就是按照整個的一套體系里面搭建我們的,整個達到世界級水平標準體系能力。比如說品牌,實際上的話,在目前的互聯網經濟時代里面,品牌的發展跟過往的話,也不太一樣。品牌依然是產品的靈魂,也是支撐企業的領導地位的保障。但是現在的話,去品牌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對于90后、95后的消費者來說的話,他們對傳統汽車品牌的忠誠度已經遠遠低于60后、70后這一批人。
同時,實際上的話,汽車已經被定義成整個移動出行,北汽新能源品牌的打造也是如此。我們是滿足于不同層級的,既有普通大眾,又有先鋒者。同時,我們是按照整個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打造我們的出行品牌。比如說輕享,這樣的話,我們通過品牌的組合打法,來打造出未來我們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第二方面的話,打造出世界級的產品。我剛才也談到自己的一個看法,不一定對。新能源產品的發展,從剛開始對傳統車平臺的電動化改造,到未來的話,是專注為新能源全新開發的一個平臺和產品。而目前來看的話,我們這方面的工作已經緊鑼密鼓的開始了。我相信等到這些平臺的產品出來以后的話,剛開始我不能確定說它一定在市場上能夠引爆,或者成為市場里面的爆款車型。但是體系化的能力就在于,我們通過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的過程,我們最終肯定會能形成我們強有力的品牌和我們的產品體系。產品是企業的核心,有了產品的話,我們離世界級的目標應該來說更近一步。
而至于技術方面的話,更是如此。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它實際上比傳統汽車行業來說,它這個平臺是更具有搭載起目前國際國內整個時代發展各方面科技成果的交接體。所以,我們認為的話,它不僅僅說是一個電動化的概念。包括輕零化,各方面的技術還有更多的黑科技都能在這里面進行搭載和醞釀。而基石的話,實際上我們打造的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也是如此。它未來的話,我認為在技術方面、標準方面、模式方面,能不能成為一個行業的輸出高地。我們募資了100多億,未來也要投入100億,打造我們整個的新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而對于人才方面的話,更是如此。行業的發展,或者說事業的成就,光靠人。剛才說一方面已經大規模的擴充當中,這里面我們很重要的一點,要布局人格在整個的,按照國際化標準里面去吸納人才。目前的話,團隊已經有40多個人,在領導班子里面的話,已經有3個是老外,按照國際化的標準。同時的話,我們還引入了很多互聯科技企業的人,用這種跨界的,以及國際化、職業化方面的工作、人才,來推動我們事業的進展。同時,我們也開展了員工持股,打造出一個很強的體制機制方面的創新。通過這方面來激發人才的創造力。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作為一名汽車人,我深知中國實現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邁進是多么的堅信。但是我依舊相信“兩個百年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能夠在一代代中國有志之士中得到實現。而在這里面,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人的話,肯定是應有所為,而且是大有可為。這條路雖然艱辛,但是我相信應該不會太遙遠。
謝謝大家。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