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如何提升行人道路安全?
現在看來,主動安全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進入了正軌。此前,主動安全技術的焦點主要集中在車輛間的防碰撞方面,而下一階段,焦點將不僅局限于車輛,而是圍繞如何提升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展開,例如騎車人和行人,但這要借助車聯網。
密歇根大學近日正在進行一項由美國交通部斥資支持的項目,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就是測試能夠提升行人安全的新型交通系統。
雖然在過去10年中,美國的交通事故死亡率大幅下降,但其中牽涉到行人、騎車人的死亡事故卻從2010年起持續3年上漲。2012年,交通事故死亡人群中,行人和騎車人占到了31%。
車企與行業研究人員一直在找尋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密歇根大學交通研究院研究者JimSayer表示,這并不是一件能夠一蹴而就的事,那些能夠提升道路使用者安全的技術都要基于汽車互聯才能實現。
Sayer指出:“下一階段保護行人、騎車人的技術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應用或嵌入式芯片來實現,這些應用能夠對所有的道路使用者和車輛進行監控,并實現兩者間的信息交流。”他透露,目前密歇根大學正在研發相關智能手機應用,目標是實現每秒10次的使用者位置更新頻率,并開發相應的算法,依據速度來判斷用戶是在行走、奔跑、騎車或是開車。
在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的研究項目中,密歇根大學在行人與騎車人身上安裝信號發射器,以此來實現其與車輛的溝通;而從2014年8月開始,研究者將獲取數據信息的手段擴展到手機應用。
Sayer還表示,今后會在手機中植入信號追蹤芯片,就像電影中的特工那樣。他指出:“選擇在手機中植入芯片的理由在于,人們基本每天都會將手機保持在有電狀態,這樣信號就不會消失。”
美國交通部計劃在2017年公布第二階段測試的結果。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