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和舒適:汽車電子的新追求
我們身邊科技的進步對汽車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現在,汽車公司期望著將最新的技術革新應用于汽車上。這些新的汽車技術應用于娛樂和網絡連接,還有一些在幕后為駕駛者和乘客加強汽車的和度發揮著重要作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17萬人因為公路事故死亡,超過1千萬人受傷或致殘。200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強化交通工具召回責任和文件法案(TransportationRecallEnhancementAccountabilityandDocumentation,TREAD),強制汽車制造商采用新的安全技術并提醒政府關注可能發生的危險。在世界范圍內,包括澳大利亞、意大利、以色列和日本等25個國家已通過法律,禁止駕駛員開車時使用手機。
另外,報告顯示,汽車失竊率及相關犯罪率比十年前明顯提高了。一個專業的偷車賊現在45s~90s內就能得手。汽車失竊不只是令車主厭惡和帶來不便,而且意味著失去了在日常生活中起很重要作用的工具。傳統的安全措施已經不能阻止偷車賊,現在要保護汽車需要復雜的技術。結果是,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正轉向電子和高科技解決方案去解決安全問題。從免鑰匙進入汽車和自動鎖死裝置,到先進的氣囊和胎壓監控系統(TPMS),以及照明和顯示技術。
拯車救人的電子設備
從消費者拿出車鑰匙那一刻起,技術為加強駕駛者一路的安全舒適就開始發揮作用了。自動鎖死的免鑰匙進入系統已在全球數億個基于發射機應答器的鑰匙上得到應用,能使汽車“鎖死”,切斷動力,使未經授權就試圖啟動汽車的人無法駕駛,從而加強汽車安全。
許多其他的基于自動鎖死的免鑰匙進入系統應用了先進的認證和無線電頻率識別(RFID)技術,將加密數據從駕駛者的鑰匙鏈傳送到汽車里的數據庫。同時,先進的無源式免鑰匙進入(PKE)系統,結合了自動鎖死和無線電頻率識別的特點,在駕駛員接觸車門把手的瞬間,這個系統就“激活”了車內的識別裝備。同時,它也提供了一觸式點火等一系列其他的便捷功能。
提高安全性能的汽車內部網絡
駕駛員一進入汽車并開始他的旅程后,他就處于汽車內部網絡(IVN)的協助之下,系統使他的旅程盡可能地輕松無憂。汽車內部網絡形成了汽車電氣系統和電子系統的骨干,就像在一個大樓里IT網絡把多個計算機連接起來一樣。
汽車內部網絡使汽車內部不同的部件和裝置以更高的速度和更大的準確性彼此溝通。隨著汽車裝備了比以往更多、更為復雜的通信和高科技部件,汽車內部網絡可以幫助減少汽車布線的數量并且降低汽車對機械連接的依賴。從安全的角度說,更依賴電子設備而不是機械功能,就意味著駕駛員和用戶出錯的危害會減少。
感知危險
設想一下這樣的情況,駕駛員從他的住處駕車去赴一個晚宴,一個小孩突然從汽車前方不到五十碼的地方橫著沖過馬路。駕駛員迅速地踩下剎車避免了一場災難。在他踩下剎車的瞬間,變速箱中用來檢測車輪轉速的角度傳感器就跟汽車的車輪和ABS系統同時控制剎車速度,從而避免汽車打滑或失控。在ABS中,速度傳感器、閥門、氣泵、電動裝置和控制裝置一起使汽車安全地停下來。除了ABS系統,動力裝置和傳感器還實現了一系列的先進功能,從先進的電動駕駛到確保前大燈以精確的角度照射地面的角度傳感器和驅動器。
其中,智能動力平臺概念(IPoC)可以利用尖端的連接功能在汽車里實現眾多電力負載的動態控制和操作。IPoC也可以控制照明系統等極其復雜的應用。舉例來說,晚上系統故障發生時,IPoC可以自動地在緊急運行模式下打開所需要的燈光以確保駕駛人員的安全。此系統還可以控制門鎖和車窗,以確保安全,還可以控制車內的其他可編程電子功能。
另外一種越來越重要的汽車安全特性就是輪胎壓力監控系統的使用。當輪胎壓力下降到不安全的程度時,胎壓監控系統可以向駕駛員提出警告,就像燃油將要用盡時亮起的紅燈一樣。由于采用了RFID技術,飛利浦的信號調理芯片(P2SC)提供了一種非常直接的胎壓檢測,這種技術可以“詢問”每一個輪胎的壓力狀況,并把信息反饋給駕駛員。每個輪胎隨時都處于被喚醒的狀態,無論是在駕駛前還是整個旅途中,信息被源源不斷地傳達給駕駛員。
安全照明
有效的照明能使駕駛者更為機警、視野清晰,這是駕駛安全的關鍵。世界上僅有幾家公司的光源的質量和性能達到汽車生產商的標準。氙光源是傳統的鹵素光源發光率的兩倍多。氙光比其他光源發出的光要白,用于車前燈時,照亮路面的效果和天然日光更為接近。氙光的超寬光帶能更好的照亮路邊,視野非常清晰。在光線不強的情況下氙光可以用來刺激眼部的感光器,使物體看起來更突出,能抵抗駕駛疲勞和高速路催眠效應。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李小鵬在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全體會議上作主旨講話[09-26]
- 城市公交停車(保)場安全生產管理規定[09-13]
- 如何運用乘客與市場調查優化公交線路運營[09-11]
- 成都市快速公交系統建設與運營實踐[08-19]
- 中小城市公交線網優化面臨的主要問題、發展需求及優化策略[08-16]
- 城市公交行業駕駛員心理健康調查及對策建議[08-08]
- 城市公交企業如何開展安全隱患排查?[08-06]
- 城市公交企業基層班組文化建設的實踐與思考[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