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政策退出意在熄滅汽車飛馳引擎
政策流行感冒、百姓車企吃藥
2010年11月22日,離2011年還剩下一周時間,冬至這個節氣帶給中國人卻沒有什么好消息,而是發改委再次向國人宣布:汽、柴成品油價格的又一次地大幅上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1日宣布自12月22日零時起上調汽、柴油價格,北京93號汽油零售價7.17元/升 97號汽油零售價7.63元/升。這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將直接影響國民消費價格總水平, CPI環比被推高約近0.1個百分點,進一步加重中國社會有通貨膨漲的壓力。
發改委表示,提價為抑制消費過快上漲。2010年國內原油消費繼續快速增長,1-10月份國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累計達1.9億噸左右,同比增10.6%;進口原油1.98億噸,同比增長20%。今年石油對外依存度將接近55%,石油安全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提價為利用價格杠桿抑制石油消費過快上漲。
根據發改委測算,此次油價上調對CPI的影響非常小。按其說法,提高成品油價格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減輕石化央企的成本壓力與巨額虧損,一是要通過漲價來培育消費者的節約意識。壟斷惡霸與強權野蠻介入成品油市場并主導部油品定價,導致價格信號失真,利用中國公眾善良本性是在無惡不作。
此外,2011年對中國第一經濟支柱產業——汽車工業的一系列刺激政策退出,特別是有益于中國農村經濟和農民階級的“汽車下鄉”政策也將會同時取消。而導致這一系列刺激政策退出的導火索就是北京的“首堵”!因為首都北京的擁堵,直接影響了各部委大領導們的公車出行速度,最重要的是安全程度。因此,此乃寧可讓經濟停滯的“壯士斷腕”,其實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進而借治理“擁堵”之名,開出的損人利己的“紅處方”必定是猛藥,結果果然是預料之中的“只許衙門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搖號限制。
12月23日下午,北京交管部門正式對公眾宣布:“明年小客車限定24萬輛 搖號無償分配。”但只對平頭百姓限制,而不對公車禁限。今年4月份,北京市相關部門發文通報,目前本市各級黨政機關公務用車總量4.9萬輛。而今年11月3日,央視披露北京公務用車已達70多萬輛,占本市機動車總量的近15%以上。兩者公布的公車數量相差較大。
而此前,某強權部委官員曾表示,北京“公車數量屬于國家高度保密范圍”。而在國外所有的民主國家里,民眾有權知道政府公車的數量及型號,根本不屬于國家保密內容。公務用車與本國百姓的利益有關,百姓應該享有知情權。政府公車屬于國家財產,是中國所有納稅人買的,為公共服務的,中國老百姓應該知道這些錢是如何支配的,更有權知道其數量。但在中國卻成了國家最高機密,共和國的主人卻無權知道“公仆”的座騎有多少輛、價值幾何,真是豈有此理,真乃忍而孰不可忍也!
治堵城門失火、禍及魚池遭殃
此次北京的治堵是“城門失火、殃及魚池”,搞得政策一刀切,甚至連“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政策也將給終止取消,這對三、四級的城鎮民眾不公正,對中國農民階級更不公平!
北京各級官衙里全是公車,有錢有勢人全是高級座騎,不僅有一輛,而且還有幾輛;無權無勢的工薪階層從牙縫里擠出一點銀子來,買輛低檔車做交通代步工具,因為北京太大了。總之,北京人該有車的都有了,沒銀子的連吃飯都成問題也就免談買車了。總之,在北京限車是對的,但又拿不出任何好的長遠性的政策措施,也只是“頭疼醫腦袋瓜子、腳痛醫足底巴”被動改良似地小打小敲而已。如果國家真正想治理“首堵”,眼下只有二條“革命”性道路可走:一是取消北京市的一半公務車(官車);二是遷都,否則給北京的擁堵開出的“紅處方”也是無法可治、“首堵”無法可醫。
北京市成為“首堵”,應當治理,但全面一些中、小城市并沒有擁堵,況且在中國的廣大農村地區,汽車文明才剛剛興起,中國農民剛踏入汽車社會的門檻,才感受到汽車社會給他們帶來生活便捷與生活范圍、勞動生產出行半徑的擴大所帶來的幸福指數感略有一點點提高,就一下欲又讓他們重新回到牛拉馬車的年代。所以,退出和取消“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不僅是對中國農民階級根本權利的漠視,將其十億農民兄弟邊緣化,更對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破壞,起到了負面與反面作用。
中國農村汽車保有量不僅少,而且人均擁有輛更少。經過這幾年來國家和各地地方政府對道路的建設巨額投資,目前,基本上都做到了“村村通公路”,路寬車少,根本就不存在大城市的擁堵之問題。因此,“首堵”而將于農民有利有益的“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也一刀給切下,這是公然的對十億中國農民階級的歧視與蔑視。
近日有一些京城官員表示,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及汽車下鄉宏觀調控成本較高、國家稅收減少而效果不明顯,對汽車銷量的貢獻較小,因此,終止與否影響不會很大。還有個別御用眷養的所謂專家逛言,持續二年發酵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應全面退出,讓市場回歸本來的競爭原生態,這樣才符合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市場經濟運作規律。
導致明年中國車市放緩的主因有刺激政策退出、通貨膨脹、需求透支、油價上升,以及貨幣緊縮等多重原因。但筆者認為對中國農村經濟發展將產生嚴重影響的莫過于“汽車下鄉”和“以舊換新”政策的終結。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1至9月,全國補貼下鄉汽車摩托車811萬輛。據測算,前三季度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直接拉動農村汽車摩托車消費超過1100億元。其中,汽車補貼方面,前三季度全國補貼下鄉汽車共208萬輛,發放補貼資金80億元,月均補貼數量為23萬輛,是2009年月均補貼的1.4倍。 ”
2009年初,在全球經濟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下,中國政府出臺了《汽車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鼓勵汽車行業消費,頒布了購置稅、汽車下鄉、以舊換新等多項優惠政策。其中,“汽車下鄉”政策在其近兩年的執行期間,對輕微型車市場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這一政策一旦取消后,無疑將直接影響到目前的終端市場。
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于2009年6月推出,是為應對金融危機而推出的鼓勵汽車消費的政策之一,當時規定,提前報廢舊車并購買新車的人,可享受3000-6000元不等的補貼,補貼期限為一年。但是,由于補貼太少,還不如直接賣舊車,汽車以舊換新遭冷遇。2009年12月31日,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標準上調,最高補貼額度達到18000元。另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辦理汽車以舊換新補貼車輛近34.7萬輛,發放補貼資金49.7億元,拉動新車消費382億元。預計今年,農村汽車市場有望突破200萬輛,比去年增長80%以上。”由此可見,中國農村市場對中國汽車工業做出的貢獻是巨大而有目共睹的。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