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度客車:被質疑者消失的焦點在哪里?
記得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一文中,使用“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批評那些對抗日戰爭持速勝論的人是不對的,意思是說他們被局部現象迷惑而看不到全局或整體,成語比喻一片樹葉擋住人的眼睛,以致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見。
中國成語中還有一句成語:一葉知秋,描繪的卻是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景象:從一片樹葉的凋落可知道秋天的到來,成語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跡象,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展趨向與結果,源自西漢劉安的《淮南子•說山川》,“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自然現象是如此之奧妙,社會現象那就更加繁雜。顯然,我們不能將戴著單色眼鏡看到的世界描繪得色彩斑斕。
被質疑者消失的焦點
《中國巴士與客車》年鑒自2006年開始推選“中國年度客車大獎”(Coach of the Year in China)以來,已經連續四年評選出4個車型。評審團一直堅持以客觀中立的原則,每年評選一款在車輛技術創新、造型與配置的和諧統一、以及在國內外市場上有影響力的中國車型,以褒揚巴士與客車制造商的工作成就。
評審團成員獨立地觀察和分析中國巴士與客車制造商的市場營銷情況,解剖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車型,并授予其中一款車型為“中國年度客車”。這個頭銜既不是巴士與客車制造商自己申報獲得的,也不是評審團收取評審費評選出來的,主辦機構公開宣稱:中國年度客車大獎既沒有任何“公權力”,也沒有任何“官方色彩”,其公信力有賴社會各界的評論。
因此,任何一個人都有權對中國年度客車大獎評頭品足,包括質疑和批判。佘振清先生在《質疑“2009中國年度客車”》一文中,提到有關車輛型式認證( Vehicle Type Approval)的制度性問題,其質疑的2個要點是:中國客車與《機動車產品公告》和《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的關系。
因為佘先生的觀點是片面的,所以我在《什么是正確的中國客車世界觀?》一文中,簡要回顧了中國年度客車大獎的由來,以及評審團推選年度車型的宗旨和標準之后,順便解答了佘先生的質疑,由此又引來佘先生新的系列“質疑”。
很高興地看到,佘先生已經把質疑的眼光調整到國際市場的角度。他以大量數據縱橫論述中國客車出口世界各國的業績,并悄然放棄自己提出質疑2009中國年度客車的基本原則和質疑點,他采用我已闡述的觀點和邏輯,提出一個反問:中國客車應該以遵從美國標準為前提嗎?這是原則性錯誤!
佘先生定義的“中國客車”,在我理解中至少包括兩種含義:(1)中國市場上的客車,(2)中國制造的客車。按照第一種含義來解讀,佘先生反問句的準確詞意是:中國市場上的客車應該以遵從美國標準為前提嗎?這是原則性錯誤!
這個觀點正確,也是我答疑佘先生時提到的基本觀點。當按照第二種含義來解讀“中國客車”,佘先生的反問句就存在不確定性了:中國制造的客車應該以遵從美國標準為前提嗎?這是原則性錯誤!
這句話乍看起來好像是正確的,因為中國制造的客車要在中國市場上銷售和使用,當然要遵從中國標準而與美國標準無關;如果是中國制造出口美國市場的客車呢?那就一定要遵從美國標準了,同時還必須通過美國交通運輸部(DOT)的車輛型式認證。
也就是說:中國制造出口美國市場的客車不僅應該以遵從美國標準為前提,還需要通過美國交通運輸部的認證,這是國際貿易的基本規則。當我們全面理解什么是“中國客車”的定義之后,佘先生的質疑就呈現片面性錯誤。
佘先生以反問句形式,把他質疑2009中國年度客車的焦點消失了,在中國客車與車輛型式認證制度問題上,通過交流終于達成了共識。
中國巴士與客車的國際化問題
我在《什么是正確的中國客車世界觀?》一文中,指出佘先生觀點錯誤的兩個基本出發點是:(1)批判客車行業某些不合理的管理制度;(2)倡導制造商要根據國外用戶要求來設計制造滿足當地需求的優質車型。
佘先生用中國市場的觀點評論中國制造出口美國市場的車型,明顯的是錯誤套用中國的車輛公告制度。他強調:“中國客車”首先要通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機動車產品公告》,還要通過交通運輸部的《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這種論點的荒謬之處在于強調幾乎相同技術項目的重復檢測,而忽視由此類檢測給制造商帶來的成本增加,并最終轉嫁到用戶身上的系列弊端。慶幸的是國家有關部門正在改進這些不合理的重復檢測,在汽車生產企業和產品許可制度上,逐漸由目前的公告制向型式認證制度過渡。
佘先生的質疑還散發出這樣的錯誤信息:“中國客車”只要通過這兩項公告就可以在市場上通行。事實上,中國市場上的所有的巴士與客車必須通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機動車產品公告》,只有從事道路旅客運輸的車型才需要參加交通運輸部的《營運客車類型劃分及等級評定》(JT/T 325-2006),從事公共交通服務的城市客車需要參加《城市客車分等級技術要求與配置》(CJ/T162-2002),從事旅游服務的客車則沒有類似行業標準的限制,而百路佳JXK6137型客車出口美國市場,在現行制度下則無需通過這些重復檢測。
對那些走向世界的中國巴士與客車制造商來講,重要的是全面理解世界貿易體系中各個國家或地區的車輛型式認證制度,這是一個新的學習過程。百路佳這個在中國市場上名不見經傳的小型巴士與客車制造商,在國際化的市場營銷中所取得的可喜業績是值得行業關注的。我們把它作為樣本進行觀察和分析,總結出兩條成功經驗:(1)專門針對澳大利亞和美國市場開發生產當地所需的巴士與客車;(2)不僅與國外客戶結成戰略性的商業合作伙伴關系,同時由合作伙伴在當地提供技術支持服務。
我們以為,百路佳拓展海外市場的成功實踐,為中國巴士與客車制造商融入國際市場探索出一種新的形式,對其它中國制造商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介紹百路佳的第一條經驗,是希望中國制造商主動研究國外市場,了解當地客戶需求并設計適應其環境的車型,這樣才能連續不斷地獲得客戶訂單;而不是簡單地把中國市場上現有的車型銷售到國外去,做完一張訂單的生意就不知道未來的市場如何。
介紹百路佳的第二條經驗,是希望中國制造商主動加入到國際化的巴士與客車產業鏈條(即車輛設計、制造裝配、客戶營銷和售后服務等環節)系統,并在產業鏈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幾句題外的話
我們完全尊重佘先生質疑2009中國年度客車的觀點和批判,堅持個人觀點,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都是很正常的社會現象。
世界之大,市場之復雜,顯然不是佘先生幾篇宏論就可以概括的。關于中國巴士與客車的國際化與市場營銷問題,我已在其它文章中發表過一些個人觀點,有機會也將對佘先生提出的議題提供不同視角的觀點,更希望通過這種交流來促進中國客車行業形成共同的“世界觀”。
佘先生把美國交通運輸部的認證比作一片“葉子”,把中國政府的管理規則視同“泰山”,似乎有點盲目自大的感覺,不論從巴士與客車技術標準,或車輛型式認證制度上來講,DOT都是中國學習和借鑒的樣本之一;佘先生指責百路佳公司“以通過美國認證為借口繞過中國政府的管理程序則是一種原則性的錯誤”,更有失公道!,佘先生既不是政府行業主管部門官員,又不是行業協會的官方代表,此話從何說起?我們知道百路佳公司通過國家3C認證和國際標準ISO9001:2000認證,還通過美國DOT和澳大利亞ADR的車輛型式認證,即將通過歐盟ECE車輛型式認證。佘先生唯獨對2009中國年度客車(百路佳JXK6137型客車)提出質疑,讓人感到有些費解。
我真誠地建議佘先生:回過頭來,再對2006中國年度客車(鄭州宇通ZK6800系列)、2007中國年度客車(蘇州海格KLQ6109型)和2008中國年度客車(廈門金龍XMQ6129Y系列)發表系列質疑,以便評審團在今后推選中國年度客車時好好學習,但愿你不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從鈦酸鋰“逆襲” 看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三國殺”[03-29]
- 直播—“安凱美麗中國行”第四季銀川站[03-29]
- 康明斯:鏈合全球技術資源,構建本土化模式[02-04]
- 揚子江雷洪鈞:大客車更適合用磷酸鐵鋰電池[01-30]
- 歐科佳張小平: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互聯網+”公共交通[01-11]
- 歐陽明高答客車網:“十三五”客車電池什么樣[01-15]
- 2016百人會23位專家領導共話新能源客車[01-27]
- 誰家的車 讓精明徽商敢做吃螃蟹的人[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