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強國需加速企業兼并和新能源開發
此時正值重組良機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表示,近兩年將是整體性的重組并購年。如果順利,2010年大的并購重組很可能進入尾聲。不少汽車企業高層也表示,未來可能會出臺支持汽車業重組的具體利好政策。如果有合適的機會,將走兼并重組、做強做大之路。
從中國汽車業的現狀來看,目前正是重組的大好時機。
首先,國內整車企業的產能空置現象嚴重,一些劣勢企業面臨嚴峻的生存壓力,急需“傍大款”。據統計,2008年,中國整車企業約有130多家,汽車總銷量為938.05萬輛,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共銷售汽車782.0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3%。由此可見,余下的100多家企業共銷售汽車約159.5萬輛車,平均每家企業的銷量低于1.33萬輛,部分企業甚至年產能只有幾十輛。年銷量如此低的企業將無法支撐下去。
其次,金融危機之后,資產“泡沫”破滅,以前溢價較高的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產開始大幅貶值。收購方評估時更注重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出售方由于生存壓力將調低預期、放低出售價格,因此,在收購同樣的資產時,收購方的支出比兩年前要低得多。
此次金融危機之后,海外市場上甚至傳出倒貼錢或者白白轉讓汽車資產的事情。以我國臺灣地區為例,裕隆汽車出資1元新臺幣,買下了通用汽車所持有的合資公司裕隆通用49%股權,而此前通用汽車卻是耗資4.9億新臺幣才換得這部分股權的。
此外,上南成功合作,也為國內整車企業重組樹立了標桿。在一年多的合作中,南汽集團獲得了發展的動力,也解決了南汽員工的就業問題,工資收入也有所提高。
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稱,上南合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2008年南汽集團減虧40%,預計2009年將再減虧40%,2010年有望扭虧為盈。躍進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王浩良明確指出,2008年,上汽為解決南汽的現金流投入了46億元,其中新建小型發動機項目、A級車平臺投資約26億元。上南合作前,南京菲亞特累計虧損22.2億元,資不抵債。自上海大眾接手南京菲亞特原工廠后,徹底盤活了這部分資產,不僅沒有員工下崗,且員工月收入也從過去的1500元提高至3500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小虞認為,“上南成功合作,給中國整車企業跨地區重組提供了樣板。此前,因為汽車行業的投資對地方GDP增長的貢獻率非常高,且整車企業兼并重組通常要跨地區進行,地方政府擔心GDP外流,因此平衡地方政府的利益成為制約整車企業兼并重組的最大障礙。”
在上南合作的模式中,上汽集團提出的“只求所有、不求所在”的原則,令南汽的效益仍能保留在南京市的GDP中,故而雙方迅速展開合并。因此,張小虞建議:鼓勵汽車企業兼并重組,尤其是跨地區、跨省市的兼并,國家應給予更多的政策和稅收支持,同時也要平衡好地方政府和汽車企業之間的利益,合理分配稅收。
《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到的“支持汽車零部件骨干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擴大規模”,吸引了業內人士的關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市場貿易委員會秘書長張伯順指出,“國家一直在提支持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兼并重組,但明確提出支持汽車零部件企業兼并重組還是第一次。”
張小虞認為,目前,國內的零部件企業多各自為政、規模小,多數只為當地整車企業提供配套設備。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重組有利于做大做強。不過,仍需要出臺具體的細則來支持零部件企業的重組。
盡管政府出臺了扶持政策,但重組之路并不平坦。對于國有汽車企業的重組,乘用車聯席會指出,在未來幾年中,國有汽車企業數量將進一步減少,國有汽車企業也將做大做強。鑒于中國汽車企業太多,只要排名前3的企業集團不合并,就不會產生壟斷。但如想將中國整車企業降至30家以下,至少要等20年。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合肥國際新能源車展 安凱引領“智·電”出行[10-01]
- 智馭未來 匠心筑夢 中車電動第五屆職業技能大賽冠軍揭曉[09-30]
- 打卡《黑神話:悟空》取景地 還得靠依維柯4X4[09-30]
- 中通H11交付首汽 助建首都高質量旅游客運服務體系[09-29]
- 綠色公交“新風景”安凱純電動G6批量上崗紹興 [09-29]
- 公共出行焦慮重重 歐輝客車BJ6859幫你做好情緒管理[09-29]
- 夢想1+1 VIP 中通客車助力森煜汽運打造彩云之南高端旅游靚麗名片[09-29]
- 高端客運市場的綠色解決方案 中通H13E席卷德國漢諾威[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