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2014年,中通客車逆風飛揚,業內關于中通新品上市、批量訂單披露、電泳線投產、管理體系升級等的訊息不絕于耳,這只是簡單的一個個事件的巧合?中通終究走過了什么的歷程,迎來今天的崛起?中通的客戶對中通作何評價?中通的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中通客車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通客車”)是一家規范的股份制公司,具有四十年專業生產大中型客車的歷史,于2000年1月13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國客車行業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公司現有員工4000多人,擁有完整的制造技術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具有年產萬臺以上中高檔豪華大客車的生產能力...【詳細】
中通新能源與節能型客車基地項目位于聊城市經濟開發區,與三條100米寬的城市主干道相鄰。總占地面積1450畝 ,總投資11.38億元。是國內一次性定位生產綱領最大的項目,按年產1萬輛新能源客車和2萬輛節能型客車生產能力。
選擇在客車業規劃最具實力的機械工業第四設計研究院承擔總體設計。規劃過程吸收并滲透歐洲客車先進生產理念,保證在自動化水平、工藝水平、質量保證能力等方面均能達到行業甚至國際一流水平,即“按照制造轎車的技術生產客車”。
建成后總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其中生產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由生產區、公用輔助區、調試區、附件區、燃料區、物流區、成品區、銷售區及廠前區九大部分組成。其中生產線打破傳統的“U”型線模式,按功能分塊設置五大車間,將按不同車型不同系列,分線組織生產,全線達產后平均每7分鐘完成一輛車。 高大空間的廠房設計,充分滿足采光、采暖,通風、排煙功能,處處體現關懷員工的“人本文化”。
所有裝備設備及其部件全部采用國家環保目錄產品,中通全過程踐行“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
生產線的智能化先進性主要體現在焊裝技術、涂裝技術、全承載車型漆后機裝技、檢測技術四個方面。 焊裝新技術:重點實施數控自動化骨架合裝工藝;骨架焊后檢測校形系統;側圍蒙皮采用空中輸送方式;側倉門機械化定位裝配系統等8項焊裝新技術。 涂裝新技術:主要圍繞提高車身防腐能力、產品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實施整車陰極電泳技術、機器人漆噴涂技術、無塵打磨技術。
其中,焊裝線車體流轉采用雙板鏈整體拉動輸送,兩側漲拉蒙皮下料后采用空中自動輸送。全部采用分離式生產,全承載車型采用漆后機裝作業,全部投產后節拍時間7min。
車身骨架中的“金剛”封閉環組件全部采用機器人焊接(雙頂橫梁、乘客門雙立柱等),焊接變形小,焊接質量高,產品的一致性好,焊接效率高。
2014年3月28日,"藍天計劃"--中通客車全國巡展于江蘇無錫隆重啟動。中通客車高層領導,蘇北客運公司等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客車這一交通工具自身具有的一些特點使得排放比較高,給環境帶來相當大的壓力,中通客車在促進車輛節能減排方面一直在堅持。
中通客車堅持以“創新科技,領航綠色交通新時代”為企業使命,秉承“科技節能”理念,舉行節能冠軍頒獎活動。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