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公交的未來:成本高昂還是可持續發展?
客車網2025年7月16日獲悉,在倡導綠色出行、緩解擁堵、提升城市活力的當下,“免費公交”這個概念,正從邊緣話題逐漸走向政策討論的中心。它究竟是成本高昂的“烏托邦”,還是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下一站”?
一、什么是“免費公交”?并非字面意義的“零成本”
業內專家普遍強調,“免費公交”并非指運營成本為零,而是指乘客在特定范圍、特定群體或特定時間段內,無需支付車票費用即可乘坐公共汽車。其背后的核心邏輯是:將公共交通視為一項基本公共服務,如同公園、圖書館,其運營成本由政府財政、專項稅收或特定基金承擔,而非直接向乘客收取。
“這是一種‘轉移支付’”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李教授指出,“本質上是社會財富的再分配,目的是通過降低甚至消除使用門檻,最大化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從而達成更廣泛的公共政策目標,如減少私家車依賴、緩解擁堵、降低污染、促進社會公平等。”
二、 全球探索:星星之火,模式各異
“免費公交”并非全新概念,全球已有部分城市進行了不同形式的嘗試,提供了寶貴經驗。
1. 盧森堡:2020年開始嘗試全民免費公交
為緩解日益加劇的交通擁堵問題,從2020年3月1日起,盧森堡公布所有公共交通,包括火車、電車和公共汽車會免費運營,成為全球首個乘坐公共交通免費的國家。
盧森堡模式極具象征意義,證明了全民免費的可行性。但其成功高度依賴極小的人口規模(約65萬)、高額的國家稅收以及作為富裕國家的特殊地位。這種模式對大型城市或財政能力有限地區的直接復制性較低。
2. 湖南常寧免費公交:2008年開始的縣級市“破冰探索”
據常寧市政府工作網,常寧免費公交自2008年7月1日開通,當地“把免費公交當作品牌來做,免費公交自開通之日起,每天投入運行車輛50輛,日均載客量達到8千多人次,年載客量達到300多萬人次,每年為市民節約出行開支”。截至目前,有3條線路一直保持著免費乘坐模式。
常寧作為縣級市,人口規模相對可控(城區約20萬),公交線網和運營復雜度較低,財政負擔相對可承受。其意義在于打破了“免費不可能”的思維定式,提供了小城市實踐的樣本,關鍵在于可持續性,需要長期穩定的財政承諾和高效優質的運營管理。
三、免費公交的挑戰與隱憂
公交運營成本(車輛購置更新、燃料/電力、人員工資、維護保養、場站建設等)是巨大的、持續增長的剛性支出。即使當前有財政補貼,在‘免費’模式下,補貼金額將呈幾何級數增長。在經濟下行壓力或財政收入波動時期,確保這筆龐大且不斷增長的預算極其困難。需要建立長期、穩定、多元化的資金保障機制,而非僅靠地方財政‘硬扛’。
免費模式可能導致客流量激增,公交運營壓力劇增。如果沒有同步的運力(車輛、司機)大幅投入和服務優化,極易導致擁擠、延誤、服務品質下降,反而損害公交吸引力,形成惡性循環。新增運力的成本又將進一步加劇財政負擔。
四、通向“未來”的可能路徑:務實與創新
“免費公交”的未來不在于追求不切實際的“全民絕對免費”,而在于探索更務實、可持續、精準化的公交出行與共享出行模式。
精準免費:對特定區域(如新區、交通薄弱區)或特定線路(如微循環、接駁線)實施免費。
企業合作:在規范管理前提下,吸引企業參與特定線路或車輛的運營贊助。
數字化管運營:利用大數據精準分析需求,優化線網和調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無效出行”。
分步實施:采取試點先行、小步快跑策略,在特定區域、特定群體或特定時段進行試驗,積累經驗,評估效果(客流變化、擁堵緩解、環境影響、成本效益等),再決定是否及如何推廣。
五、免費不是終點,優質高效可持續才是公交的未來
“免費公交”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吸引人們選擇公共出行,減少私人交通出行,這一愿景令人向往,但它絕非簡單的“取消票價”。它是一場關于城市治理智慧、財政平衡能力、社會公平理念、交通系統效率,特別是公交出行品質提升的綜合大考。當我們談論“免費公交的未來”時,我們實際上是在探討:如何用智慧化、數字化和可持續的方式,讓城市公共交通成為城市生活中市民真正令人愉悅、不可或缺的“首選”。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免費公交的未來:成本高昂還是可持續發展?[07-16]
- 智能化、人性化、多元化、無人化:公交站臺將實現更多創新應用[07-15]
- 關于虛擬電廠公交場景應用的思考[05-30]
- 技術滲透or行業重構 國產AI大模型能否開啟客車行業“智變密碼”?[03-07]
- 袁建光:回顧中國公交專用道發展史 公交分會助力巴士交通升級[11-28]
- 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巨變的里程碑聚焦《城市公共交通條例》解讀與國際比較[11-01]
- 《城市公交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制度》[10-22]
- 學術: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中小城市公交企業發展的破局之策[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