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特瑪“蝶變” ,喚醒了誰?
有專家表示,創新商業模式,提升關鍵技術,完善產業鏈,已成為增強我國新能源汽車競爭力的關鍵。
在工業4.0時代,企業的業務邊界似乎變得模糊起來,市場競爭環境正朝著跨界無疆的方向演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新能源客車行業,在多數企業陷入同質化泥潭而難以自拔,單一整車企業或處于產業鏈條單一環節,企業靠一己之力單打獨斗時,整合、集成、系統等熱詞被業界專家頻頻提及,少數先知先覺、勇于創新的企業,從中找到了新的增長點、撬動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甚至創造出獨步天下的新藍海,開始走上或嘗試步入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商業模式創新之路。
現代企業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有云:“當今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是產品和服務之間的競爭,而是商業模式之間的競爭!”
實踐有力地證明,依靠商業模式創新而崛地而起的新型企業,其商業模式創新日益發揮著顯著的“倍增效應”,在創新的藍海中劈波斬浪。
那么,又有哪些企業稱得上新商業模式的“標桿企業”呢?
筆者大致梳理,提煉出客車行業創新商業模式的三種樣板,供各位評鑒。
第一種模式為以比亞迪、銀隆等企業為代表的全產業鏈模式,不僅掌控動力電池核心技術,自成一體,而且企業在主要零部件上都有布局,從而形成新能源閉合式循環產業鏈的封閉式帝國,在研發生產、品控、多元化型譜、規模化、性價比等方面非常高效,且獨具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優勢。
第二種模式為垂直整合模式,代表是宇通客車,自身擁有技術實力,整合零部件,形成自己的獨特產品能力;由于是企業自身設計新能源汽車的具體方案和技術要求,整合行業內零部件商共同完成,基本是傳統汽車模式的復制。這種模式的要求是,整車廠需要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有很高的技術準備,同時能夠對零部件商進行有效的整合,而具備這種條件的企業,或許只有宇通,因此,宇通的垂直整合模式獨領風騷,亦無法復制。
第三種模式是沃特瑪牽頭打造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即零部件聯盟形式。此種模式具備高效性和強整合性。“創新聯盟”以電池廠為核心、以運營純電動汽車的民富沃能為連接點,圍繞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及其關鍵技術,建立協作機制,由整車廠負責提供車身底盤等整車組裝,聯盟負責產品運營并承擔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的售后服務。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鐘孟光這樣闡述該聯盟的運作方式:“民富沃能負責產品運營和收集客戶的訂單需求,采集車型,在獲取市場訂單之后,聯盟企業首先進行技術磋商,形成完整方案,再向民富沃能供貨,民富沃能再將新能源汽車方案提供給承包生產的整車廠。最后,民富沃能將該批定制車型投入運營。”
分析以上三種模式,“創新聯盟”的模式或許更值得剖析和借鑒,且可以復制。因此,本文重點來探尋“創新聯盟”的美麗與哀愁。
眾所周知,從傳統汽車開始,整車廠一直處于汽車產業鏈的領導地位,“整車廠才是大廚,零部件只是蘿卜白菜”一直以來都是行業通行的法則,但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興起之時,這種常態出現了“意外”。“中國的整車廠特別是客車生產企業,有很多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儲備還不夠多,對新能源零部件的技術了解和整合能力還不強,大部分只是堆砌零部件,而且還無法應對復雜的售后。” 深圳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耿德先曾對媒體表示。
這就造成了一個十分吊詭的現象,新能源汽車出現問題之后,往往整車廠沒有遭受任何責難,反而是零部件企業受到巨大的壓力。“我們按照整車廠設計的參數進行生產,而出問題之后,不去追究整車廠的質量管控和原始技術參數要求,這對我們很不公平。”沃特瑪電池公司一位高管也曾向媒體表示。
除了“背黑鍋”,這些新能源企業上游的零部件企業還要擔負額外的責任。“比如國家要求電池質保八年或者八萬公里,但這個工作誰來做?電池要回收誰來做?”耿德先說。按照專業劃分,電池廠等零部件企業必須來做這些事情。“我們設計了整套新能源汽車方案,同時負責售后——這個售后是貫穿產品使用的全生命周期。”耿德先說。
而將耿德先口中的“全生命周期”串起來的關鍵則是民富沃能——這家公司是由沃特瑪發起成立的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下稱“創新聯盟”)的凝聚點。應該說,民富沃能這個新能源汽車運營公司并不是奔著造車的目的而去,卻實際上“搶奪”了整車廠的大部分工作。耿德先說,“我們在新能源汽車上進行打包設計,按照客戶需求,給出一整套的新能源汽車設計方案,包括電池、電機這些大的方面,甚至還有電空調,而整車廠提供車身和底盤等整車組裝。通過民富沃能我們聯合了產業鏈上關鍵的企業,實現了資源的整合和高效利用。”耿德先進一步表示,“我們完全是被行業給逼出來的,零部件企業去做了整車,整車廠說我們‘造反’。”
然而,就是這個“被行業逼出來的造反起家”的創新聯盟模式,正是中國實戰型企業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結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且符合國家產業現狀的應用型模式,也正是它為我國城市電動化公交趟出了一條新路,提供了“交鑰匙”工程的新路徑,從而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與此同時,沃特瑪“造反”,也進一步凸現了行業“困境”,新能源客車并非在傳統客車上“拼裝”三電系統就萬事大吉,而是需要全新的系統思維,有專家指出,中國的整車廠特別是客車生產企業,有很多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儲備還不夠多,對新能源零部件的技術了解和整合能力還不強,大部分只是堆砌零部件,而且還無法應對復雜的售后。從這個角度看,創新聯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或倒逼著整車企業提升系統集成水平,在整個行業起到“鲇魚效用”。
創新聯盟的誕生,除了市場與行業等外部因素的“逼迫”,內因才是真正的“緣起”。
作為創新聯盟的核心企業,深圳沃特瑪是國內最早成功研發磷酸鐵鋰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并率先實現規模化生產和批量應用的企業之一。工信部首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中,沃特瑪成為唯一一家入選的深圳企業。
在沃特瑪集團董事長、沃特瑪創新聯盟理事長李瑤看來,新能源汽車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全新的系統工程,“單打獨斗”時代已經全面終結,企業未來要想更好地在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和市場話語權,跨界合作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據悉,沃特瑪創新聯盟的成立的初衷就是為打開橫在消費者、汽車運營公司心中的三把“心鎖”: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
“電動汽車安全性問題是社會受眾接受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前提,但很多人對其認識非常片面。”據沃特瑪技術人員介紹,電池是保障新能源汽車安全的核心,但保障電池安全需整個系統的適配:單體電池、成組結構、電池系統、動力系統匹配、整車環境以及運營安全管理和充維安全管理。沒有這些系統的共同維護,性能再好的電池也難以確保萬無一失。沃特瑪創新聯盟以在行業有著近10年運行經驗的沃特瑪動力電池為核心,整合了電機、電控等整個動力系統和其他零部件,進行優勢互補和技術匹配,讓電動汽車的各個部件都能良好協作在一起,并通過深圳市民富沃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運營平臺進行自主的運營管理和充維管理,最大限度保障電動汽車安全。
純電動汽車的可靠性和經濟性,是用戶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為完成國家下達新能源汽車的任務目標,各整車企業加緊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生產先行但基礎設施滯后,讓電動汽車的市場可行性大打折扣。沃特瑪創新聯盟則可以提供一套整體的電動化公交解決方案,涵蓋“整車租賃、固移并舉、八年質保、充維結合”等根據市場需求而創新提出的一整套運營模式。創新的市場運營模式通過租售結合的方式來解決電動汽車成本高昂的問題,如公交公司可采取租賃形式來購買沃特瑪創新聯盟的電動公交車,按月付租,沃特瑪創新聯盟提供八年質保和日常的充維服務。這種市場運營模式降低了公交公司購置和運營電動大巴的成本,且為其日常運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作為工信部公布的首批《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目錄10家企業之一,沃特瑪除了掌握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電池組等核心技術外,聯合電機、電控、動力總成等核心零部件及上游材料、下游汽車運營平臺等,發起成立的沃特瑪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其核心任務是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化發展,充分利用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中心等現有研究開發機構的科研條件,建立協作機制,圍繞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零部件及其關鍵技術,從新材料、新結構、新動力、新工藝、新模式五個方面協同創新,打造中國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現輕量化車身、專用底盤結構、電能高效利用、智能監控的特色,形成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
創新聯盟通過與眾多國內優質客車企業合作,在公交、客車等領域率先實現了突破。借助這一模式,目前,沃特瑪電池已陸續與廈門金旅、南京金龍、五洲龍、東風特汽、一汽客車、中國重汽豪沃、九龍汽車等國內一流車企展開共同研發和配套合作。短短兩年間,已有3萬余輛配備該公司動力電池系統的新能源交通工具,運行于國內31個省市,沃特瑪也迅速布局了深圳、廣州、廈門、渭南、西安、荊州、銅陵、臨汾、惠州等國內多個城市的業務版圖,贏得了業界的廣泛關注,成為拉動本土市場的重要力量,更充分彰顯了沃特瑪與創新聯盟在電動汽車產業鏈方面的整體領先能力。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志新認為,新能源汽車讓我國汽車產業得到了“翻身”的機會,但時間不會超過10年。中國企業應該抓住機會,認真“修煉”。
產業聯盟成功的創新實踐,就昭示著修煉的“成果”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活力,“蝶變”激濺出絢麗的色彩,也噴薄出向上生長的力量!
正如《道德經》所言:“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意即世間是這樣:有占先前行的,就有尾追不舍的;有哈暖氣的,就有吹冷風的;有促其強盛的,就有令其衰弱的;有承載的,就有顛覆的。
“沃特瑪”模式告訴我們:顛覆,有時候,就是最好的創新!
我們呼喚業界有更多的“沃特瑪”橫空出世,那將是行業之福,產業之幸。
下一個“沃特瑪”在哪里? 我們拭目以待!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陳華出任康明斯中國供應鏈、質量和信息技術執行總監[09-26]
- 成都客車森鵬電子共攜手 繪制海外綠色交通新篇章[09-26]
- 逐鹿歐美市場 精進電動耀動2024漢諾威商用車展[09-26]
- 玉柴參加“與中國駐東盟經商參贊面對面”交流會[09-26]
- 北京祥龍公司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09-26]
- 媒體關注:從未勢能源看中國氫能企業的全球化之路[09-25]
- 盡顯“全天候”品質 歐輝BJ6105確實有點大不同 [09-25]
- 森鵬出海 領航商用車數智化轉型[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