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大汽車總裁徐連寬做客中國客車網直播現場
主持人:歡迎中大汽車徐連寬總裁光臨中國客車網新聞直播間。
主持人:中大客車是客車行業的一顆新星,2006年做得怎么樣?介紹一下中大客車,在2007年的規劃與目標?
徐連寬:2006年,中大客車本身,取得了一個好的成績,特別是在國際市場,應該說得到了很大提升,首先是有了過硬的產品,海外市場取得了質的飛躍和量的提升,所以在2006年,整車市場上,應該說提升了很多。2006年,中大也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的研發隊伍,總的來說在2006年,發展比較迅速,在今后的中大的目標奠定了一個基礎。
中大的戰略,在三年之內,達到年產5000臺的這么一個中高檔客車,我們現在的定位就是產品10米以上。10米以下基本不做。我們未來幾年的定位,我們是朝著專業化方向發展。并在客運市場,繼續發揮原中威客車的傳統優勢,大力發展10米以上車輛。并在國內市場,國際市場兩個市場進行突破。
作為一個行業的新人,中大客車經過幾年的學習努力,應該說還是認為比較活躍的。在新的一年當中。我們仍然支持新興在專業化在產品的差異化,加入一些新的舉措,比如,中大通過與濰柴動力的合作,經過多方面的評估,聯手打造中大客車的220工程,讓客戶無憂運營,這一重要舉措,也給中國的客運企業,帶來一個最好消息。
徐連寬:因為其實企業,不能因大小來區分,關鍵是看是不是強。多大的企業,未必能夠適應市場,小的企業,也未必不能有新的空間。那么作為中大,他是新型性質的隊伍管理,是一個全新的企業治理結構。
主持人:中大客車在海外市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中大將如何保持海外市場的增長?
徐連寬:海外用戶選購客車,不象國內客戶。純粹屬于實力說話。我們相信中大客車的實力和優勢,這是我們一直保持的。我們現在對外公認有三大優勢,第一我們車型,造型,超前,前衛,老外看車,他很喜歡看造型。其次,是性價比,我們通過全球的市場調查,乃至于國內的市場調查,中大的性價比,仍然是最高的。通過市場調研,第三個我們在服務上,我們在賣產品之前,服務已經保證了,就是三大優勢,成就了我們06年的成功,我們在07年還會更加的加速我們的進程。
對于出口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想對于中國的客車來說,特別是在國際市場開拓過程中,國外的某些個別的區域市場,還有很多的不適應,從制度,到習慣,道路等等。
主持人:中大客車在客車板塊發展過程中,收購了許多小企業,但是后續的情況,可能不是很理想,您如何看待中大在發展過程中走過的曲折道路。
徐連寬:應該是這樣的。有很多復雜的東西,首先是文化的兼容性,其次的話,區域市場的優勢,在短時間內很難建立。
主持人:徐總進入客車行業,總出“狂語”,業內人士也有多種評價,您如何看待?
徐連寬:在客車行業,對中大的各種說法。很正常,我可以接受。誰說我怎么樣?我都可以理解,但是我堅持我的東西。市場是檢驗自己的唯一尺度。
謝謝徐總光臨中國客車網現場直播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