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5.積極開展宣傳培訓與示范工程,節能減排理念不斷提升。
組織召開了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視頻會議,以及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港口建設、港航共建綠色水運等專題工作會議,開展了“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運輸、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等專項行動,統籌部署全行業共同行動;組織開展了“宇通杯”機動車駕駛員節能、機動車檢測維修、港口機械等職業技能競賽,充分調動全行業共同參與的積極性;先后推出了三批共60個部級節能減排示范項目,總結提煉經驗并予以大力宣傳推廣,發揮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認真組織“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宣傳教育與交流培訓;開通了“交通節能網”,及時發布國內外動態信息,推廣先進技術與經驗。各地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企業也相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節能減排宣傳培訓、示范試點與實踐活動。全行業節能減排意識明顯增強,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綠色低碳的理念不斷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盡管“十一五”期間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與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綠色低碳經濟的更高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不足,主要體現在:
一是交通運輸結構性矛盾尚未根本解決。內河航運比較優勢尚未充分發揮,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滯后,綜合運輸組合效率尚未充分顯現;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能力和質量不高,吸引力不強;斷頭路、局部瓶頸等已成為影響基礎設施網絡效應的重要制約因素,部分沿海港口進出港航道能力不足;運輸裝備結構不盡合理,大型化、專業化車船比重不高,老舊車船比重偏高;道路運輸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還比較低;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亟待提高。
二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服務體系仍需健全。節能減排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節能減排技術、產品推廣應用進展較為緩慢;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推廣還比較滯后;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尚未建立,節能減排技術產品和服務市場還有待進一步規范。
三是交通運輸節能減排監管能力還有待提升。節能減排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專職管理機構和人員缺乏,體制機制性障礙尚未根本消除;引導性資金投入明顯不足,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尚未形成;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體系還不完善;節能減排統計計量、檢測監測與考核評價等基礎性工作薄弱。
二、形勢與要求
“十二五”時期,是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關鍵時期,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工作進入新階段,面臨新形勢、新要求。
(一)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迫切要求交通運輸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
氣候變化問題已成為影響人類社會發展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重大戰略課題。我國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大國,已成為全球關注的對象,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為此,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積極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將應對氣候變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并向世界鄭重承諾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減排目標。從全球范圍來看,交通運輸業在世界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中所占比重均超過20%,且仍呈較快上升態勢,節能減排責任重大。世界各國紛紛將發展綠色、低碳交通作為戰略重點。我國交通運輸行業作為能源資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之一,受到國際影響不斷加大,特別是在國際航運領域將率先面臨直接的減排壓力。因此,交通運輸行業必須按照發展綠色經濟、低碳經濟的要求,加快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
(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迫切要求交通運輸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強化節能減排。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當前我國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突出,石油資源尤為緊缺,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突破50%的警戒線。交通運輸業是全社會石油消費的主要行業,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領域。2008年交通運輸業石油消費量約占全國石油終端消費總量的36%,其中公路運輸、水路運輸、城市客運在交通運輸業中的比例分別約為44%、20%和15%。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4%;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分別降低16%和17%。因此,“十二五”時期,交通運輸發展仍將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面對能源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嚴峻挑戰,交通運輸發展不可能通過單純依靠擴充能力的粗放式發展方式,而必須通過整合資源、強化管理、科技創新、深入挖潛的內涵式發展方式來解決。這就迫切要求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把節能減排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實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的顯著提升和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三)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迫切要求全面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
交通運輸作為國家能源消費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行業之一,是國家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領域。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多次強調要以工業、建筑、交通為重點,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加快建立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工業、建筑、交通體系。為此,交通運輸部明確要求全行業必須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為主線,將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行業作為重要著力點,加快建立以低碳為特征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交通運輸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全面深入推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是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本質要求,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交通運輸行業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設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的必然選擇。
(四)提高交通運輸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迫切要求提升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水平。
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已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復蘇與應對環境問題的新引擎,節能減排已成為新時期交通運輸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交通運輸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但歸根結底是企業經營成本、管理服務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等核心實力的綜合競爭。當前,能源成本約占交通運輸企業生產總成本的30%~40%。特別是在當前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能源緊缺和油價上漲等大背景下,能源成本已成為企業經營成本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切實強化交通運輸節能減排,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營造和諧、高效、綠色、低碳的交通運輸環境,提升交通運輸現代化水平,拓展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空間,履行社會責任和義務。
三、思路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為核心,提升節能減排理念,調整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強化科技進步,完善法規標準,創新體制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交通運輸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打造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
(二)基本原則。
堅持統籌節能減排與交通運輸發展相協調,將節能減排作為加快交通運輸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抓手;堅持政府主導、市場調節、企業主體與公眾參與相結合,建立交通運輸節能減排長效機制;堅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相結合,通過全面推進行業創新為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提供根本動力;堅持突出重點與全面推進相結合,有力有序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向縱深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