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準入門檻劍指過剩隱憂
工信部近日公布的《商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給熱衷于擴張產能的商用車行業敲響了一記警鐘。
根據文件要求,重型貨車年產能不少于1萬輛,中型貨車不少于5萬輛,輕型貨車不少于10萬輛,大中型客車不少于5000輛,輕型客車不少于5萬輛。該《規則》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與2004年發改委公布的舊版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相比,該規則對于貨車的準入門檻進一步細化,對于客車的準入門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比舊版產業政策,新建重型載貨車項目的規模不得低于10000輛,與《規則》沒有差異,不過對于中型和輕型貨車沒有具體規定。對于正在積極擴產的大中型貨車行業,細化的政策要求中超預期成分并不多,但是業內認為,如果企業對于政策發出的抑制產能盲目擴張的信號不予以關注,未來不排除更新的政策將會出臺。
資料顯示,江淮、奇瑞、福田、重汽等企業都在上馬新的重卡項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重卡產能就已經超過131萬輛,而今年重卡的銷量僅有約100萬輛。方得網總編輯姚蔚表示,我國有公告(目錄)的重型卡車生產廠家約有30家,若加上無公告的廠家,大概在40多家。如果將這些廠家產能都算在內的話,目前國內重卡產能保守來講至少在140萬輛-150萬輛,短期內或可達到190萬輛。
如此龐大的重卡產能再碰到銷量增長放緩甚至是下滑,對于行業無疑是重大利空。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重卡增長60%依賴基礎設施建設,不可能持續增長。2010年重卡高增長的階段性影響因素的作用將變弱,再加上政策收緊,明年重卡銷量很可能會出現下滑。
客車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則主要意在新能源客車普遍“開花”的現象。國海證券研究員王清濤表示,大中型客車不少于5000輛、輕型客車不少于5萬輛的門檻要求比較嚴格。行業近兩年的產能擴張其實比較緩慢,但是客車被認為是新能源汽車最有可能突破的領域,而且上馬客車項目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因此各地上馬新能源客車項目比較積極。
根據對部分企業及地方對新能源客車在未來幾年的產能規劃的不完全統計,新能源客車的產能達到6.8萬輛,而今年新能源客車的銷量預計不超過1萬輛,未來規劃產能全部釋放后,市場能否消化令人擔憂。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任由目前的新能源客車投資熱蔓延下去,未來行業可能會面臨的無序競爭將更加激烈。很多項目在政策的鼓勵下匆忙上馬,并未經過充分論證,未來產業化和盈利的前景黯淡。規則的出臺給不具有投資新能源客車條件的地方和企業設置了門檻,對于行業的發展是一件好事。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每輛補貼4.2-8萬元!新能源城市公交及動力電池更新補貼標準出臺[09-26]
- 交通運輸部:全力做好2024年中秋國慶假期交通運輸服務保障[09-13]
- 12城入圍!交通部印發2024年城市公交優先發展和綠色出行典型案例[09-13]
- 交通運輸部修訂印發《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范》[09-12]
- 六部門組織開展2024年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活動[09-06]
- 工信部等八部門:做好老舊新能源城市公交車輛動力電池更換工作[08-21]
- 行業觀察|國務院審議通過《城市公共交通條例》將為行業帶來哪些利好?[08-20]
- 政策解讀|交通部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