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業重組序幕拉開 克萊斯勒菲亞特火線結盟
陷入困境的美國第三大汽車廠商克萊斯勒公司4月30日發表聲明宣布申請破產保護,這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主要汽車企業第一次通過申請破產保護謀求重組,也是在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下,全球十大車企中第一個宣布進行破產重組的汽車巨擘。與此同時,克萊斯勒公司正式宣布,與意大利汽車制造商菲亞特公司結盟。這次由奧巴馬政府提倡的是所謂“外科手術式破產”,預計整個過程將在30天至60天之內完成。
取長補短 快速結盟
這個聯盟之所以能夠快速結成,很大程度上還是由于雙方的“一拍即合”。該重組協議將使克萊斯勒和菲亞特充分優化各自的生產基地布局及全球供應商基地,并使雙方都能夠拓展進入到更廣泛的市場。
相關交易完成后,克萊斯勒的股權構成將發生很大變化。志愿員工受益人協會(VEBA)將持有新公司55%的股份,而美國和加拿大政府將按比例持有合計10%的股份。在開始階段,菲亞特將持有克萊斯勒20%的股份。同時,菲亞特有權分3次再增持15%的股份,但增持的前提條件是:在菲亞特向克萊斯勒提供可在美國本土生產的、燃油經濟性達40MPG(相當于5.875升/百公里)的車型平臺后,菲亞特可增持5%的股份;在菲亞特向克萊斯勒提供可在美國本土生產并應用于克萊斯勒車型的節能發動機系列產品后,菲亞特可再增持5%的股份;最后5%股份的增持要求是:菲亞特需向克萊斯勒提供其全球經銷商網絡以推動克萊斯勒汽車產品的出口。同時,在克萊斯勒未完全清償美國政府全部貸款之前,菲亞特不能控股克萊斯勒。
不難看出,在菲亞特持股比例超過30%后,菲亞特將開始向克萊斯勒開放其全球營銷網絡以推動克萊斯勒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相比自己建廠和開拓品牌渠道而言,利用克萊斯勒的品牌和經銷商渠道將會為菲亞特減少很大一部分入市成本,二者可謂“取長補短”。
克萊斯勒 斷臂重生
美國的《破產法》規定,美國企業破產的情況分兩種:破產保護和完全破產。根據美國《破產法》第七章,如果申請完全破產,公司全部業務必須立即完全停止。由破產財產托管人來“清理”(拍賣)公司資產,所得資金用來償還公司債務,包括對債權人和投資人的債務。一般來講,如果公司申請依據《破產法》第七章破產,股民手中的股票通常變成廢紙一張。而根據美國《破產法》第十一章,申請破產保護,破產公司也就是“債務人”,仍可照常運營,公司管理層繼續負責公司的日常業務,其股票和債券也在市場繼續交易,但公司所有重大經營決策必須得到一個破產法庭的批準,公司還必須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報告。
此次克萊斯勒是申請破產保護,不同于破產清算,這就為自己的重生留下了時間。
與常見的耗時數年的破產程序不同,這次破產案的最大特點是,企業將通過進入法院監管程序,以保護所有相關方的利益為條件,盡快出售資產。
克萊斯勒副總裁兼克萊斯勒亞太業務首席執行官柯安哲解釋說,破產保護就像清理電腦磁盤,把不用的文件清除掉,釋放空間后重啟。因為去掉了一些包袱,所以電腦運行會更有效率。
美國政府對克萊斯勒重組的要求之一就是改善產品結構,提高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如果搭載菲亞特微型車生產線和發動機,克萊斯勒就可以逐漸向生產目前更為實用的經濟型汽車方向發展,從而為自己開辟出一條除去原有品牌及正在研發的新能源車型外,又開拓了一條生存之路。
菲亞特 曲線入美
盡管本次經濟危機讓北美汽車市場嚴重衰退,甚至豐田也因為北美市場的銷量下滑而出現多年來的首次虧損,短期來看美國汽車市場將持續蕭條至美國經濟復蘇之時,但作為全球小型車技術最為領先的汽車制造商之一,菲亞特在經濟危機中卻看到了美國市場上小型車的潛力。
對于菲亞特這個歐洲第三大汽車廠商來說,借助克萊斯勒的肩膀,可以幫助其擴大在北美的市場份額,從而在北美地區得到更大的發展機會。有多家媒體報道(包括《華爾街日報》在內)表示,菲亞特未來有可能增持克萊斯勒的股份達55%,但菲亞特公司對此未做回應。不可否認的是,在全世界陷入經濟危機之時,這家意大利的汽車制造商卻憑借著多年來的技術輸出收益和法拉利瑪莎拉蒂品牌的豐厚利潤,成為目前汽車界為數不多的“現金充裕型”汽車企業。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對菲亞特的迅速壯大表示擔憂。美國密歇根大瀑布市汽車行業獨立分析師Erich Merkle表示,收購克萊斯勒將使菲亞特變得非常巨大,但是大并非車企成功的核心競爭要素。收購案過后,企業想從全球化設計,研發以及制造中獲得協力優勢至少需花費數年。
中國業務 不受影響
柯安哲5月4日表示,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1章,公司以及其全資擁有的24個美國境內分支機構已于當天向美國紐約南區破產法院自愿申請進入破產保護程序。對此,他強調克萊斯勒在中國的業務不會受到影響,并希望重組后的新公司盡快重回中國主流市場。據了解,此次申請破產的,僅僅是克萊斯勒在美國境內的公司,而克萊斯勒的墨西哥、加拿大和其他國際運營機構不在此次破產申請之列。
柯安哲表示,“菲克”聯盟將更有利于克萊斯勒在中國的發展。但目前還難以確定聯盟是否將共同開拓市場。克萊斯勒近期規劃仍將以進口車為主開拓市場,未來則將尋找在華合資伙伴。
在剛剛結束的2009年上海車展上,克萊斯勒賣出了約130輛車,第一季度在中國的銷量也增長了17%,主要是通過進口渠道銷售的道奇酷威,牧馬人和09款Jeep等SUV車型。目前,克萊斯勒在中國共銷售9款車型。盡管銷量有限,但是為了維護品牌,不被市場遺忘,克萊斯勒仍在中國市場不遺余力地持續開展各種營銷活動。
業內人士分析,克萊斯勒與菲亞特結盟的消息對于克萊斯勒的海外業務來說,應該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尤其是那些中、小型,節能型車占主流的市場,例如中國。此外,在菲亞特占主導地位的市場上,克萊斯勒將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開拓自己的市場,因此,這也應該算克萊斯勒海外業務另一個利好的消息。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