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汽車自主品牌陷入困境 已面臨生存危機
受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2009年初國內汽車出口繼續萎縮。統計數據顯示,1月我國汽車出口1.63萬輛,同比下滑64%,出口占行業銷量比例也有較大下降。而來自歐洲貿易協會汽車制造商委員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1月在出口重鎮俄羅斯幾乎全軍覆沒,其中多年保持出口量第一的奇瑞汽車1月同比下跌幅度高達83%。在工信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擬公告的2009年度符合申領汽車出口許可證條件企業名單中,有名有姓的企業達到了376家,且絕大多數都是自主品牌企業。在如此嚴峻的大環境下,以出口作為重要增長點的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面臨著空前的生存危機。
奇瑞1月對俄羅斯出口為零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的第一大海外市場俄羅斯在 2009年 1月銷量暴跌44.5%,是1999年之后第一次大幅度、災難性的下跌。國內汽車對俄出口形勢的嚴峻從安徽省的出口數據可見一斑。來自奇瑞、江淮等汽車企業所在的安徽省汽車出口數據顯示,2009年1月,安徽沒有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汽車出口。而上述兩地是2006年以來安徽省小轎車出口的最重要市場,2008年1月,安徽省對上述兩國出口汽車4918輛。
市場專家在1月份就曾經表示,海外市場的深度下跌,加之此前已經設定的高關稅等貿易保護壁壘,預計將使今年汽車出口俄羅斯前景黯然,并影響到國內車企的生存狀態。
意識到傳統海外市場的萎縮,目前,奇瑞和江淮等企業已經開始開辟新的出口市場。2009年年初,安徽籍汽車主要對利比亞、伊朗、埃及出口。其中,1月份對利比亞出口汽車1753輛,2008年同期僅出口1輛;對伊朗出口增長5.3倍;對埃及出口增長75%。根據統計,奇瑞汽車去年出口平均價格上升了30%,從海外市場獲得的利潤甚至要比國內還大,這與其產品結構的顯著變化有很大關系。瑞虎、東方之子、A5車型所占比例明顯擴大,已超過全部出口產品的50%。
整車出口企業加劇“洗牌”
雖然目前不能獲得整體汽車出口數據,但2008年下半年以來汽車出口下滑的趨勢預計仍將延續。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08年,全國汽車商品累計進出口總額為811.58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314.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96%,增速較上年回落有限;出口總額497.29億美元,同比增長21.60%,與上年相比,大幅降低了23.71個百分點。
中國汽車出口連續5年“井噴式”增長將面臨轉折點已是鐵定無疑,汽車出口企業的結構性“洗牌”也將隨之加劇。來自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有汽車整車出口記錄的企業比2007年同期減少了45家。而與此同時,我國汽車出口金額1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含集團)達到了21家,占我國出口汽車總額的50.6%。而2007年出口金額達到1億美元以上的只有14家,合計占出口總金額的49.8%。
二級市場仍是主要出口國家
2008年,我國汽車出口目的國前五名分別為俄羅斯、烏克蘭、越南、阿爾及利亞、伊朗。而2007年的主力國家是俄羅斯、敘利亞、烏克蘭、南非、越南。其中,俄羅斯市場從高增長到大幅下滑的變化最為劇烈。
此外,歐洲的英國和委內瑞拉、非洲的敘利亞和南非是2008年劇烈下滑的出口市場,這體現出跨國集團國際策略的調整。值得一提的是,埃及、伊朗等新興市場在市場低迷的2008年第四季度表現突出。
國家政策將扶持出口企業
面對嚴峻形勢,政府部門已經開始考慮對企業施以援手。
專家透露,商務部已經開始采取多項措施支持國內車企繼續擴大出口。其中包括斥資數百億元增加中央外貿發展基金的規模,支持信息、檢測、培訓等共性平臺的建設;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支持企業的品牌建設;繼續培育和支持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及企業以及加大在信貸、保險和信息服務方面的資助等。晨報記者 沈欣 劉曉林
國內汽車出口增速回落
2008年國內汽車出口和進口的態勢形成了冰火兩重天。根據最新披露的數據,2008年,國內汽車出口同比增長僅11.10%,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67.85個百分點。而汽車進口的同比增長則達到30.53%,與2007年相當。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整理的由海關總署提供的汽車商品進出口數據顯示,2008年國內汽車出口形勢的惡化遠遠超過了預計。受國際環境影響,汽車整車出口上半年雖然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但進入三季度后增速回落明顯,尤其是從8月以來連續5個月單月同比下降,進一步加快了全年汽車出口同比增速回落的趨勢。截至2008年底,汽車共出口68.07萬輛,同比增長11.1%,與2008年上半年相比,增速回落48.27個百分點,與2007年同期相比,增速回落67.85個百分點。
業內專家指出,進口車成為受大環境影響最小的細分市場,而國際車市的萎縮首先打壓的就是出口,這種情形將在今年繼續。開拓新的二線海外市場將成為國內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多重因素導致出口下滑
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監測報告認為,受國內外車市低迷因素影響,我國汽車出口增長步伐將進一步放緩。
受金融危機影響,各國均緊縮銀根,汽車消費貸款受到嚴格限制有預測顯示,金融危機對中國汽車出口將會造成下降20%至30%的影響。但中國汽車出口萎縮的元兇并不僅僅是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當前我國汽車制造技術仍然相對落后,而歐盟等發達國家又提高了關于車輛排放的限值、車輛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此外,中東、南美等國也大多參照采用歐盟標準,一旦相關技術性措施被其他國家采用,將加大我國汽車出口壓力,導致出口增長步伐進一步放緩。
目前,除汽車出口數量增幅放緩外,汽車企業出口利潤也受到影響。2008年上半年,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出口產品的性價比優勢受到一定程度削弱。此外,一些汽車企業選擇用歐元結算以規避匯率風險,卻沒有料到金融危機后歐元大幅貶值,出口利潤因此縮水。而貿易保護主義,人民幣升值和近期的全球經濟衰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汽車出口。
比亞迪計劃今年出口4萬輛
近日,記者從比亞迪公司內部人士獲悉:比亞迪已經全面上調出口目標,2009年計劃出口整車4萬輛,出口目標在2008年的基礎上翻一番。
據記者了解,自2005年第一臺比亞迪汽車出口海外到現在,4年間比亞迪各種車型累計出口總和僅為3萬輛左右。而此次之所以將出口目標翻番,該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2009年國內車市環境的不明朗,使得比亞迪希望通過加大出口來分擔國內市場銷售壓力。”
在比亞迪全年4萬輛的出口計劃中,F3、F6、F0三款國內熱銷車型成為海外出口主力。“2009年比亞迪的海外主戰場還是在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以色列以及歐洲市場也在比亞迪的下一步海外拓展計劃中。”比亞迪汽車海外營銷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其實,4萬輛的出口目標僅占比亞迪汽車全年總銷量的10%左右,而奇瑞、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傳統出口大戶的出口比重已經占到總銷量的40%左右。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比亞迪汽車仍有較大發展潛力。據比亞迪汽車海外營銷部負責人介紹,“從長期發展戰略來看,未來出口比重將占到總銷量的50%。”
主要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出口計劃
企業 計劃要點
奇瑞汽車 2009年,奇瑞的出口目標是“保15.6萬輛,爭取19.5萬輛,再爭取22.5萬輛”。主要舉措是進入歐盟、北美、巴西等新市場,擴大海外工廠。今年奇瑞將擁有15家海外工廠,其中已經投產的9家工廠將繼續發力,另外6家正在建設中。
比亞迪 比亞迪全面上調出口計劃,2009年計劃出口4萬輛。
吉利汽車 鑒于海外市場需求下降,吉利汽車有意重新評估海外市場布局,同時重新調整國內研發布局,啟動國內低端精品轎車。
長城汽車 長城將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對市場進行細分,在海外傳統市場中影響較大的重點區域,加強市場基礎、品牌服務、網絡建設等力度。同時積極尋求新的合作伙伴,在海外組建各種形式的組裝廠,拓展本土化生產。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