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巴士公司聘用更多中國司機
新加坡本地兩家公共巴士公司從中國引進更多司機,以解決巴士司機短缺的問題,同時應付更嚴格的服務要求。
而隨著經濟放緩,業者預計接下來在本地的招聘工作會較為順利,預料會有較多本地人愿意加入巴士司機這個行業。
經營2800輛巴士的新捷運在今年3月試用了首批20人的中國籍巴士司機,公司在7月和9月間分別到成都、大連、哈爾濱和南京展開招聘活動,目前總共錄取了330個合格的申請者。
新捷運告訴本報,到目前為止,已有140名中國籍司機抵達新加坡,到了今年底,會有另外80人前來,其余會在明年3月之前報到。
他們在中國已是合格及有經驗的巴士司機,到了新加坡后,還是得先接受兩個月的訓練才能正式投入工作,目前有接近50人已完成培訓正式上路。
經營860輛車隊的SMRT企業則聘用了另外50名中國籍巴士司機,使中國籍司機人數增加到150個,去年11月SMRT在中國錄取了100名司機。
這150名從吉林、福建、山東和南京等聘請的司機,目前全已到了新加坡,他們大多也已開始投入駕駛服務,只有30個仍在受訓中。
SMRT企業透露,目前公司總共聘用1850名巴士司機,其中少過25%是外地人,他們當中,以馬來西亞人居多。新捷運則雇有約5000多名巴士司機,其中大概兩成是馬來西亞人。
工作性質與時間使本地人裹足不前
據了解,新捷運的中國籍司機基本月薪約為900元(公司也提供住宿)。長達兩個月的培訓主要是讓學員掌握巴士司機的基本職務,包括通過實際的路上駕駛訓練,讓中國籍司機適應新加坡的路況和工作環境。
此外,公司也會安排巴士司機上英語課,學習如何以簡單的英語同乘客溝通。
由于工作性質關系,加上工作時間長,上早班的司機需凌晨三四點出門工作,夜班司機則需工作到凌晨一兩點,本地人向來都對巴士司機這個行業裹足不前,令業者在招聘司機時經常碰壁。
另一方面,隨著巴士乘客量增加,加上當局實行更嚴格的巴士服務素質準則,包括縮短繁忙時段車隊出車的間隔時間(headway),促使司機人手短缺的問題加劇。
上個月,新捷運和SMRT就因為服務水平不達標,分別被公共交通理事會罰款9300元和1000元,這已是兩家公司第二次被罰款。
為解決巴士司機短缺的問題,業者于是加強招聘工作,繼續在本地和外國增聘人手,而接下來的經濟不景氣,預料將為業者帶來新的“契機”。
新捷運聯絡總監陳愛玲受詢時說:“根據我們以往的經驗,在經濟放緩的時候,申請當巴士司機的人確實會增加一些。”
SMRT也預計接下來會有更多本地人申請加入這個行業。
4個月前從大連飛來新加坡的孫玉輝(35歲),上月開始駕駛新捷運8號巴士路線,接載乘客往來淡濱尼和勿洛。
他受訪時說:“在新加坡駕巴士基本上同中國差不多,這里的車輛使用的是右邊駕駛盤,中國的是左邊駕駛,剛開始需要一些時間適應,但習慣之后就沒有什么問題了。”
孫玉輝在中國有10年駕駛巴士的經驗,也曾自己報名參加過英語基礎課,“在這里有時會碰到馬來和印度族乘客用英語詢問有關車資或巴士路線的問題,我都還能夠理解,也能用簡單的英語回答”。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