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或全面上調整車關稅 國車出口雪上加霜
寫給總統的信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日前收到了來自俄羅斯一家汽車企業的信件。
信中建議俄羅斯政府擴大本土品牌汽車的采購量,并暫時禁止俄羅斯各級聯邦和地區國家機關購買外國汽車。
來信還呼吁俄羅斯政府提高進口汽車關稅:建議把載貨汽車、客車的進口關稅都提高到25%,并把轎車進口關稅由現行的25%提高到35%……
據悉,梅德韋杰夫總統已經委托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和俄聯邦財政部,對來信中的諸多建議進行研究討論。
俄羅斯媒體指出,不排除信中的一些建議將被寫進俄羅斯經濟發展與貿易部的行動計劃中。
醞釀已久
其實,把轎車進口關稅提高到35%的建議,早在5年前就被俄羅斯汽車制造商協會提出來了。
該協會認為,如果當初俄羅斯政府采取了這一建議,在俄“工業組裝”的跨國汽車公司很有可能在俄建立的不是年產2.5萬輛,而是10萬輛級以上規模的組裝廠。
而俄羅斯政府本身也曾強調運用關稅調節機制保護本國汽車工業發展。俄羅斯2002年7月16日N978號政府令批準的《俄羅斯2010年汽車工業發展構想》曾經指出,“實施關稅調節機制”是俄羅斯政府“為了在發展汽車制造方面實施有效國家政策時的重要措施之一”。“國外經驗證明,在很大程度上民族汽車工業的發展取決于國家政策是否為投資作,保護國內市場、提高國內產品競爭力等提供良好的條件。”
后來在WTO談判的進程中,俄羅斯政府放棄了提高關稅的企圖,甚至允諾在入世后轎車進口關稅由25%降至15%,它期望俄羅斯加入WTO之后,能使俄羅斯本土汽車企業“獲得以公認、公平的條件參與世界貿易的機會”。
但在俄格南奧塞梯沖突之后,美國領導人多次批評俄羅斯,并打算推遲俄羅斯加入WTO的進程。在此情況下,俄羅斯索性暫時“踢開”WTO,選擇更為有利的方式來發展本國汽車工業,明確傳達俄羅斯本土汽車工業想要崛起的信念。
市場換技術
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伊戈爾·舒瓦洛夫指出,俄羅斯政府正在研究提高俄羅斯進口汽車的關稅以支持俄羅斯境內的汽車制造商。
“將對關稅調節進行必要的修正,讓那些(在俄羅斯)實施項目和生產汽車的投資商可以在俄羅斯售出汽車。也就是說,我們將提高國外生產的類似汽車的關稅。”
舒瓦洛夫認為,那些目前在俄羅斯購買了設備、建設了工廠、開始生產汽車或將要生產汽車的投資商,要讓他們相信其產品將能在俄羅斯售出。而且還應該能同進口的產品,即進口汽車展開競爭。
俄羅斯聯邦政府第一副總理的這番言論表明,保障“以市場換技術”路線政策的順利實施,是俄羅斯政府擬提高進口汽車關稅的主要目的。
據統計,近兩年來俄羅斯簽署的“工業組裝”協議,至少給俄羅斯汽車工業帶來了40億美元的投資。
在俄羅斯政府看來,保障了“工業組裝”項目的順利進行,俄羅斯本土企業獲取先進技術就有了希望。
《俄羅斯2010年汽車工業發展構想》也明確指出,“在國際大型汽車公司參與下,展開組裝,保證以最小投入獲取先進汽車生產技術,縮小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最終制造出在國內外市場上有競爭力的汽車產品。”
新政催化劑
分析人士認為,全球金融危機陰影籠罩下俄羅斯本土汽車工業的頹勢,是俄羅斯汽車新政頻頻制定的催化劑,它加快了俄羅斯汽車新政出臺的節奏,并俄羅斯汽車政策重新進入了一個新的調整期!
俄羅斯高爾基汽車廠稱,如果國家不采取有效措施,該廠可能裁員20%。
俄羅斯伏爾加汽車廠宣布,從12月底放假三周,職工只發2/3的平均工資。
俄羅斯卡馬汽車廠改為四天工作制,并可能裁員10%……
這不能不引起俄羅斯政府的深切關注,要知道5月份俄羅斯政府還剛剛與俄羅斯汽車生產廠家討論了“俄羅斯汽車工業如何復興的整套措施”!
不久前,俄羅斯總理普京簽署“對進口車身實行為期9個月的15%暫時進口關稅,并且每輛車身不少于5000歐元”的政府令,表明俄羅斯政府決定對本土企業施以援手,并把與俄羅斯本土汽車生產廠家多年來唯一一次擬定的如何發展俄羅斯汽車工業的整套措施逐步變為現實。面對拯救俄羅斯本土汽車廠家的急迫任務,俄羅斯政府多個部門終于在消除了分歧,快速通過了有關決議。
俄羅斯政府出臺的對進口車身的阻擊政策,打消了俄羅斯汽車生產廠家對“先前提出的、為了完全杜絕螺絲刀組裝而對進口車身實行禁止性進口關稅”的建議為啥沒見動靜?”的抱怨!
不過,進口車身政策阻擊的目標并不是在俄“工業組裝”的老跨們,因為俄羅斯政府還需要“市場換技術”。
俄羅斯政府把他們在俄繼續SKD組裝,看作是向建立焊裝線、涂裝線等全過程生產的過渡。因此,實際上在俄“工業組裝的”老跨們其實毫發未損,而組裝外國汽車最多、但相繼停止了中國兩家企業車型組裝的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的阿夫塔托爾公司,以其“自由經濟區企業”的地位,也不在“進口車身新政”受限之列。只有價格區間與俄羅斯本土廠家最為相近的中國企業,遭受了沉重打擊,即便是不享受汽車零部件進口關稅優惠的在俄組裝之路,都幾乎被堵死。
如果俄羅斯政府再提高整車進口關稅,那么無疑對中國汽車開拓俄羅斯市場來說,將是雪上加霜。
試想,那些不得不繳納35%的進口關稅進入目前正趨低迷的俄羅斯市場的中國整車企業,在那些享受著零關稅進口汽車零部件的老跨們面前,面臨著怎樣的競爭?!……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