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中的中國汽車機會
我們注定要成為這個時代潮起潮落的見證者。
30年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們已經習慣了增長帶來的快感,雖然我們并沒有沉迷于這種繁榮,但顯然我們還沒有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苦苦期盼的“金九銀十”一如所料地崩盤,全球的同步救市也難以阻止車市繼續下滑,汽車市場不但沒有企穩的跡象,而且和股市一樣都難以看到底部的到來。
9月份北美汽車罕見的26.5%的下滑表明,北美車市今年比預料的還要糟糕,這個全球汽車龍頭市場比雷諾-日產雙CEO卡洛斯·戈恩預計的2010年回暖會更遲,最悲觀的估計已經推遲到2012甚至2013年。
而且,危機實際上已經開始迅速蔓延,歐洲大陸8月份和9月份出現大幅度下滑,英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汽車市場下滑的幅度同樣超過20%,寶馬和奔馳等頂極品牌已經暗示放棄年初制定的利潤目標。而且受困于貨幣政策的緊縮,俄羅斯汽車市場9月份驟然降溫,不少品牌罕見地突然中止連續4年的高速增長,而隨著中國市場8~9月份連續的負增長,被寄予厚望的新興市場振興計劃也宣告破滅。
不久前摩根士丹利重新修改了年初對全球汽車銷量的預計,認為今年全球汽車銷量將下滑0.3%,至5810萬輛。在年初的預計中,大摩認為全球銷量會同比上升3.5%。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將是全球汽車市場總銷量自2001年以來的首度下降。
實際上,過分渲染的全球化浪潮已經使得每個行業的利益都在各地聯為一體,所以無論是汽車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會被這場災難席卷。據悉,預計美國經濟會在2011年左右逐步企穩,但是要重新恢復增長估計會在2013年甚至更遠的未來。所以,我們現在很難判斷這將對汽車行業影響多深,至少從目前來看,指望在2010年汽車工業重新駛上軌道的愿望會非常渺茫。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全是壞事,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傳統經濟大國注定要為自己的30年增長泡沫買單,但是中國也可能會成為這場世紀風暴中為數不多的潛在受益者之一。當然,對于國內當前的汽車市場,最樂觀的預言家估計都會選擇三緘其口,但這并不妨礙大多數人看好中國車市的長期發展。
我們當然要為2003~2008年汽車市場的黃金五年膨脹性增長付出應有的代價,五年來,我們的銷量從200萬輛驟然提升到900萬輛的規模,過度的增長使得我們的汽車消費和使用與配套設施和政策的相對滯后同生同存,由此我們就不得不面對一流的市場規模對應二流的配套設施、三流的指導政策。
所以,我們需要放慢腳步,及時完善這一切。誰都知道站得更高才能飛得更遠的道理,國內龐大的消費基數和日益增長的生活水平都是支撐國內車市長期向好的基礎,這點和發達國家汽車市場已經過度飽和形成鮮明的對照。
我們很難追究到底是石油還是美元使得北美車市崩盤,但是,一些短視的汽車巨頭會在這場災難中毀掉花費幾十年甚至100年建立起的品牌,因為每次的經濟危機都會使不少古老的品牌消失,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規律。
我們永遠要用積極準備的心態來面對這場災難中的機會。因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不僅是我們國家再次崛起的良機,也將是我們國家汽車工業參與國際汽車市場新格局秩序制定的最佳機會。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