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中國汽車產業難以獨善其身
近日,華爾街接連不斷地傳來一系列令人震驚的消息:美林將被收購;雷曼兄弟破產;美國國際集團向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尋求400億美元的短期融資支持。這些爆炸性新聞表明,始于次貸問題的美國金融業危機在進一步加劇,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更表示,美國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其誘發全球一系列經濟動蕩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金融危機、全球股市暴跌、中國股市再遭重創、虛擬經濟正向經濟實體滲透、美國歐洲亞太車市紛紛下滑……這一輪經濟沖擊波,全球汽車產業、國內汽車市場和汽車產業將會受到多大影響?
中國市場將告別超高增長時代
市場表現:1~8月銷量增幅放緩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認為,對于美國而言,次貸危機有成為1929年之后最嚴重危機的潛力。至于對中國和世界經濟,除了直接加劇世界金融體系紊亂,還會波及實質經濟部門,比如房地產、汽車業等,加劇信貸緊縮,使得經濟增長放緩。
自2002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超高速增長達6年之久,遠遠超過我國GDP的增長速度,今年這種超高速增長開始剎車。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統計,今年1~8月,全國乘用車市場總體表現低迷,我國乘用車產銷463.24萬輛和455.03萬輛,同比增長13.67%和13.15%,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8.32個百分點和10.94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國內車市除1月、3月、6月增長外,2月、4月、5月、7月和8月均出現環比下降。主要是受雪災及春節假日、汶川大地震、油價上漲、奧運會的影響,8月甚至出現同比負增長。這也是最近3年多來的首次月度銷量下降。據了解,汽車銷量最近一次出現月度同比下滑是在2005年2月,當時下降了26.3%,至31.86萬輛。
對于今年乘用車市場的表現,來自全國乘用車聯席會的報告認為,國內乘用車嚴重超前消費,造成市場超高速增長期已結束。該報告認為,從2008年開始,乘用車發展速度將放緩。中國乘用車市將告別20%以上的增長。從2009年~2015年,預計乘用車市場的年增長率約在10%~5%,這在國際汽車市場仍稱得上是高速發展。
可以說,美國次貸危機的后續影響,無疑對中國汽車行業的消費和投資帶來長遠影響,我國汽車業的發展速度也將回落到理性范圍。
預計:今年增長或在15%左右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金九銀十”的傳統旺季將大打折扣。除了經濟大環境不樂觀、信貸緊縮、政府與企業開支收縮等宏觀原因外,燃油價格上漲也是重要原因。此外,股市的大幅下跌導致財富效應喪失,對轎車特別是中高級轎車消費影響較大。
業內人士預測,9月乘用車銷售同比可能仍是負增長,乘用車行業短期低迷將至少持續約3個月時間。 有人認為,今年我國的汽車銷量將增長10%~14%,而去年的增速是21.8%,銷量為879萬輛。按這一預測,今年1000萬輛的目標仍有可能實現。2009年中國汽車行業銷售增長將繼續放緩,增幅會低于10%。
西南證券汽車分析師董建華告訴記者,美國金融危機短期內難以消除,這將對全球經濟發展造成一定影響,而我國經濟也將面臨增長放緩的跡象,這對我國汽車產業中長期影響較大,中國汽車消費的拐點將會到來。不僅是出口將受到很大影響,國內的需求也會下降,隨著大盤下跌,投資也會受影響。今年全年汽車行業的增長可能會維持在15%左右,明年可能降到10%以下。
對外市場:出口首當其沖
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副主任徐長明表示,今年大事不斷,國內汽車消費持續低迷,很多車企寄望在出口市場尋求突破,然而金融危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使我國汽車出口市場受重創,所以行業整體都比較艱難。
徐長明告訴記者,美國的這場金融危機對中國市場主要是以間接影響、連鎖反應的方式起作用。首先,出口會受到很大阻力。我國整車出口到美國的很少,但零部件很多,美國的汽車購買力下降,勢必影響我國零部件出口。如果金融危機再加深、蔓延,對能源價格、資源型產品的沖擊更大,比如俄羅斯、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受到的影響更大,而這些國家是我國汽車出口的主要市場。由此可見,出口對汽車產業的拉動作用不會那么明顯了。
中信證券汽車分析師李春波認為,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汽車產業的直接影響不大,間接影響較多。美國國內汽車需求下滑,中國零部件出口會受影響。金融危機從美國蔓延到全球,波及到俄羅斯、中東、非洲等新興市場的經濟,影響到當地的汽車需求,那我國整車出口就會受到較大沖擊。
歐美市場歐美持續疲軟
目前全球車市已經出現“入冬”跡象。 一些汽車巨頭裁員、減產、調整年度目標的消息頻頻傳來。從最近兩個月汽車銷量數據看,全球三大汽車市場狀況都令人沮喪。美國汽車市場的頹勢仍在繼續,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銷量同比下滑幅度依然高達兩位數;歐洲汽車銷量下滑幅度在向美國看齊;“金磚四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巴西)中,僅有巴西一枝獨秀,增長勢頭不減。
北美市場:繼續“過冬”
北美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現在令幾乎所有廠家都大感頭疼。連續幾個月下滑幅度都達到了兩位數,北美車市儼然成為拖累全球汽車市場下滑的罪魁禍首。
8月,美國汽車銷量下滑幅度高達兩位數。根據各汽車集團最新公布的8月銷量數據,美國三大汽車巨頭的銷量同比下滑幅度仍高達兩位數。有分析人士預計,該市場2008年銷量將在1400萬~1450萬輛之間,滑落至10年前的水平。
歐洲市場:銷量銳減
8月歐洲車市繼續上演著持續下降的局面。歐洲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歐洲乘用車銷量下降15.6%,而前8個月銷量下滑3.9%。該協會認為,導致汽車銷量大減的主要因素除經濟不景氣和通貨膨脹加劇之外,當月比常年少兩個工作日也是原因之一。統計數據顯示,與7月相比,8月西歐汽車銷量下滑16.5%。 有人預計,歐洲很多大型汽車市場的低迷將持續到2009年。7月,東、西歐車市表現各異。東歐和中歐的部分市場表現出了一定的吸引力。
通用汽車歐洲公司總裁福斯特近日表示,西歐汽車市場嚴重蕭條,消費者信心甚至比經濟基本面還要疲軟,目前看不到任何積極的跡象。
金磚四國辜負眾望
“金磚四國”的汽車銷量并未如各大汽車企業希望的那樣大幅攀升,俄羅斯、印度出現微滑,我國乘用車銷售8月首次同比下降,只有巴西實現了同比7.61%的增長。
印度受油價上漲和13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影響,近兩個月乘用車銷量已呈現下滑趨勢。 俄羅斯汽車市場一改上半年增長態勢,8月出現微弱下滑。巴西表現出色。1~8月,巴西比2007年同期增長25.48%。
8月,我國乘用車銷售在持續5個月出現環比下降后,出現了自2006年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