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將并購國內兩家重要汽車企業
徐和誼表示,國內兩家重要汽車企業將成為北汽集團并購目標,車企之間并購之聲再起。不過,這次不是空穴來風。上周,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國內另外兩家重要汽車企業將成為北汽集團并購的目標,預計年底之前完成有關事宜。雖然徐和誼沒有透露哪兩家企業將被收入囊中,但他明確表示,通過并購重組北汽將完成在2010年進入行業第四的目標。
北汽兩年內進前四
自徐和誼掌管北汽以來,一直在推進集團化工作。這兩年,北汽高層人事變動頻頻,但徐表示,在汪大總、董海洋、韓永貴之后,下半年還將有多位汽車管理人才“空降”北汽。這與2007年整個北汽的人事安排形成了明顯對照。去年此時,北汽控股各合資公司旗下基本由外方合作者占據主導,而從2008年的人事布局看,徐和誼顯然希望用更年輕的中方團隊與外方角力。而在今年初北汽重新制訂的“十一五規劃目標”也顯示,“十一五”末期北汽集團將形成200萬輛的產能,180萬輛產銷規模。其中自主品牌將占六成,進入世界五百強,并且在180萬輛產銷里面三成以上的產品將出口到國際市場。此前北汽在2007年制訂的產能目標則只有150萬輛。對于這個目前看來有些高的目標,徐和誼解釋,提高目標是為保證北汽能進入國內汽車行業第一集團,由目前的行業第五名提升到第四名。為完成這一目標,到2010年,福田汽車產能將由目前的50萬輛提升到80—100萬輛;北京現代由60萬輛提升到100萬輛,未來兩年要建設北京現代第三工廠;北汽有限由10萬輛提升到30萬輛,其中20萬輛產能放在湖南株洲基地,該基地將是北汽的南方制造基地,近日已經正式開工。
并購已有明確目標
奧運過后,國內汽車企業間的并購傳聞此起彼伏,不過這些都不是空穴來風。上個月,國資委表示將由政府推動完成重要國企間的聯合重組。而這次徐和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有意透露了這個信號,徐和誼表示,在未來兩年里,國內大的并購重組將進入尾聲,因此各類并購加速推進將是整體的趨勢。至于北汽,徐和誼明確表示,北汽集團已經向北京市上報并購重組計劃,走以內涵式鞏固發展和外延式購并重組強強聯合兩條腿走路的方針,完成十一五發展規劃。而且目前北汽在并購重組方面已經有明確目標,將和國內重要汽車企業進行強強聯合,年底將和兩家企業共同公布合作方案。“按照國家發改委的要求,年底前爭取手拉手一塊兒從幕后走到臺前和大家見面。”徐和誼說。一位業內分析師稱:“在上南合作后,國企間的整合重組似乎遭遇了一個節點,上南間的合作成功除了南汽方面的迫切需要,更多的還來源于適時的政府推手,而在下一輪整合中,剩下來的企業誰都不是省油的燈。”從已經見報的報道來看,福建汽車和長豐汽車都在今年傳出被北汽重組的緋聞,但現在兩方的態度都非常模糊,就像徐和誼自己說的一樣:“強強聯合重組,地方政府的態度、支持力度很重要,光是企業之間倆人同意,父母不同意或者極力反對那也沒辦法。”
明年推自主升級車
據徐和誼介紹,為了盡快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北汽集團還重點加強了乘用車開發的建設工作,成立了北京汽車研究總院。記者在今年北京車展上也發現,北汽已經研發出三款轎車、四款越野車和SUV共七個新車型。在車展期間,北汽也表示,到2010年將正式推出“北京牌”自主轎車產品,首款轎車將從B級車高端市場切入。另外,北汽將振興自由品牌越野車,未來推出的系列越野車和SUV都將是中檔以上產品。徐和誼告訴記者,未來的“北京牌”將作為北汽自主產品的母品牌,在這母品牌下面,將推出多個子品牌產品。就像豐田是一個母品牌,但其下面又有凱美瑞(參數配置 圖庫)和卡羅拉(參數配置 圖庫)等多個子品牌一樣。在合資品牌自主技術研發方面,徐和誼表示,北京現代在建設第二工廠的時候,同步建設了北京現代合資企業研發中心,目前一期工程已經建成,研發人員也已到位,整個開發工作已經啟動。現在正在開展兩部分工作,一部分是零部件國產化檢測和認證,一部分是對現有車型的升級換代和改款。“明年7月份左右,北京現代將推出現有車型的升級產品,那就是現有北京現代技術中心的研發成果。” 徐和誼說。
記者觀察
北汽前路,還需更多智慧與勇氣。在徐和誼之前,北汽集團可以用“一個腦袋,兩個胳膊,三條腿”來形容。但現在,這些將成為過去。自徐和誼掌管北汽集團后,他通過強勢推進,將北汽與下屬企業的所有權關系在去年年底基本理順。現在只剩下北汽有限最后一根骨頭,徐表示今年年底要整改完成。不過,北汽的治理和發力,似乎來得晚了些。因為經歷過近幾年的發展,國內的車市已經不再是那個只要造出車就能贏利的車市,也不再是那個有地方政府保護的車市。比較充分的競爭,各種更好更先進的車型輩出,國際化的視野和模式,是當前車市的基本特征。在此背后,是汽車的利潤不斷下降,汽車價格走向平民化。另外,北汽現在還面臨兩個重要的競爭對手,一個是廣汽,一個是長安集團。前者現在是國內贏利水平最高的車企業,后者在微車方面是國內老大并且在自主品牌發展方面非常迅速。這兩個車企都毫不掩飾自己做大做強的野心,而且目前看來動作也不小。
想在這樣的一個市場和賽道上跑贏,北汽需要披荊斬棘的勇氣。
不過,目前北汽有一個學習的樣本可以參考。那就是上汽集團。同樣地處直轄市的上汽集團,現在已經成長為國內汽車業的老大。其公司治理結構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完成,而其引進的大眾和通用車型,在中國市場上一直處于前三的地位。去年上汽完成對南汽的并購,今年,上汽的自主品牌已經陸續在市場上熱銷。最近,上汽的零部件將實現整體上市。上汽正朝著國際化大汽車集團邁進。可以說,從公司管理運營、股權治理和激勵、國際化合作與車型引進、自主品牌的開發與研究、上游零部件產業的整合等5個方面,上汽集團的做法都將可以成為北汽學習的榜樣。
古人云,亡羊補牢,為時不晚。利用現在政府層面的推進機會,北汽迎來了發展的機遇。在這個機遇面前,北汽如何抓住并快速趕上,光有“確保完成,不完成不是老徐”的豪言還不夠,還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勇氣。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