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待遇兩重天
之所以將中國和印度汽車業(yè)相提并論,誠如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周世儉所言:其實在兩點上,印度和中國一樣。其一,同為WTO成員國,印度1948年成為WTO的前身“關貿總協(xié)定”締約方之一。其二,中國、印度均采取了同樣的汽車零部件進口政策。但歐美巨頭們沒有對印度提出訴訟,獨獨緊盯著中國不放。
其實印度出手比中國狠得多。印度按整車價值60%實行差別稅率,進口值不足整車價值60%的按零部件征收進口關稅,即稅率為10%;進口值超60%的,按整車繳納100%的進口關稅。100%和10%如此懸殊,卻沒有招來發(fā)達國家的反擊!
之所以印度未被盯上,并非汽車巨頭們不眼熱印度市場。印度也是較具潛力的一個國際汽車消費市場,盡管目前其消費能力遠不及中國,但作為全球人口排名居前和經濟增長穩(wěn)定的國家,未來誰也不敢小覷其潛力。
在90%的稅率差之下,當然會有不法之徒。但為什么印度就可以安然置身事外呢?綜合來看,印度的補充措施比較充足,以至于讓這些汽車巨頭或者發(fā)達國家不敢貿然從事。
據(jù)了解,為了避免偷逃稅,印度稅收監(jiān)管部門全線出動。第一招從消費源下手。既然買進口車者多為有錢人,那么就從社會名流下手,或沒收名流的豪華進口車,或徹查蒙混過關的進口豪華車。第二招為動用重罰。根據(jù)相關進口稅法,有偷逃稅款行為的人將判處3年監(jiān)禁或繳付罰款,甚至二者兼具。
周世儉指出,中國其實是全球最開放的一個汽車市場。中國幾乎是全球汽車的俱樂部,幾乎所有能進來的車都進來了。但中國還落下了一個保護主義的惡名。這委實是一大冤案。
除印度之外,另一個值得學習的國家就是韓國。盡管這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汽車市場,但他們對于本國汽車業(yè)的保護真是少見。除了稅務部門的配合外,韓國消費者也對本國產品極度支持。在韓國有一個說法就是“生土不二”,即如果有同類產品,那么,僅消費本國生產的產品。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tǒng)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yè)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jié)能環(huán)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xiàn)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yè)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