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將給中國汽車零部件業帶來巨大壓力
隨著歐美大量零部件采購商的目光逐漸轉向印度,印度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出口業務也在與日俱增。
近年來,印度汽車零部件出口額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速度。2002年,印度汽車零部件出口額僅為5.78億美元;而到2005年,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14億美元。在過去5年中,僅美國從印度采購的汽車零部件就從1.79億美元增至4.63億美元。
注重開發和創新,是印度零部件生產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根據用戶提出的產品改進要求促使制造公司改變設計思路,采用最先進的工藝加工自主鍛造的產品,使公司的業務保持高速增長。
印度汽車零部件制造商協會(ACMA)表示,在2012年之前,印度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收益將以15%的年增長率增長。至2015年,這一市場的潛在交易額將高達400億~450億美元,而其中出口所占的比重將達到50%。
分析印度零部件產業崛起的原因可以看出,就中國和印度而言,印度在勞工成本低、語言及具備軟件背景人才方面擁有許多優勢,的確是許多零部件配套商轉移設廠的理想地點。
同時,印度的鋼鐵等產業發展較好,加之此前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在行政管理等方面也更歐美化,更易于國際采購商接受。雖然目前只有部分國際采購商向印度轉移訂單的跡象,但趨勢值得國內企業注意。印度在5年之內還不足以成為中國的威脅,但國際采購商在技術含量相同的基礎上,更注重價格和成本,高速發展的印度零部件產業會對中國制造巨大的壓力。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比亞迪向烏拉圭電動公交運營商交付100臺12米純電大巴[09-24]
- 海外一線堅守者,點亮世界“安凱紅”[09-14]
- 搭載先進動力系統 比亞迪匈牙利工廠第700臺純電動大巴下線[08-30]
- 繪就交通新畫卷 亞星客車成功交付坦桑尼亞[08-29]
- 行業觀察|國產新能源客車是否受歐盟電動汽車關稅新政影響?[08-28]
- 節能環保至上 金旅客車緣何收獲北歐客商點贊?[08-27]
- 產品推介+現場簽約 中通客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墨西哥)舉行 [08-23]
- 中車電動達喀爾項目:成功是我們拼搏出來的丨企業文化故事④[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