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云
去年受非典及多種因素的影響,客車市場遭受重創,今年市場繼續趨“冷”。另一方面,今年政府對于汽車實行新的排放標準,燃油價格的暴漲,這些新的變化對于客車市場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同時也使客車市場呈現了新的發展趨勢。本文對2004年中國客車備受關注的十四種現象進行點擊,將從中了解2005年客車市場變化軌跡。
13.7米特大型客車靚點多,市場容量不可觀
隨著道路狀況的改善、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與國際的接軌,以及客運市場需求的變化,特別是臥鋪客車市場需求的變化,眾多客車公司競相推出13.7米特大型客車。3月份的世界客車展覽會上,金華尼奧普蘭率先推出13.7米特大型高級客車。在此之后,北京北方、鹽城中大、鄭州宇通、安凱客車、金龍聯合、丹東曙光等都推出13.7米長的三軸客車。根據現有情況分析,13.7米車市場需求量大約在3000輛左右,以臥鋪客車市場為主。由于此類座位客車與12米座位客車相比,價格座位比太高,特大型座位客車市場緲茫。最早投放市場的主要是引進技術裝配的特大型客車,下半年開始已經有部分企業主要用國產總成件裝配客車。
“村村通”容量大,關注度高,但要細分市場
“村村通、縣鄉通油路”是交通部的規劃。近幾年交通基礎建設的大量投入,促進了道路狀況的改善。早在2002年,國內就有部分企業著手開發“村村通”客車,如揚州亞星,但市場啟動相對滯后。據統計,烏魯木齊首條農村公交已于今年4月開始通行;濟南已基本實現“村村通”客車;江蘇省今年共有50億元投向農村公路,預計2007年江蘇省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車通達率將達95%以上;山西省7年建成農村客運網;河北省將加快發展農村客運,預計2020年村公路建設總體目標達250萬公里。各級政府對“村村通”工作的重視充分說明,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力將向鄉鎮轉移。經濟發展以交通為先,鄉鎮客運的發展將會拉動鄉村營運客車市場需求的增大。目前,國內客車企業普遍重視適合于“村村通”工程的客車,如江淮、中通、金旅、亞星、友誼、牡丹、星凱龍等企業。然而從現有企業的產品流向來分析,上述企業所銷售的車輛主要是替代以前的中巴客車,而不是過去的機動三輪車或農用四輪載客車,因而現有暢銷的產品特點是又寬又大,并不完全符合真正意義上的“村村通”客車。雖然“村村通”客車需求量大,但市場需求更要細化。
特種車輛為客車企業開辟了新市場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第三產業所占比重必將增加,服務業的興起將會帶動運輸業的發展。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民營、個體經濟發展活躍,商業和服務業經營者為了加強物流傳遞,都購進專用車輛,且由于市容管理的限制,使客車改裝后的特種車漸受市場青睞。如桂客發展公司的森林消防運輸(兵)車、超市送貨車、獻血車、計劃生育服務車等廣獲市場好評。特種車輛的關注度提高為客車企業開辟了新的市場。
汽車排放要求提高,配套條件嚴重滯后
從今年9月1日起,新增機動車輛必須符合歐Ⅱ排放標準,目前不少地區也已經開始對新增車輛實行歐Ⅲ排放的要求。國內客車企業對此政策積極響應,特別是8月底歐Ⅰ車輛大限將至時,客車企業的降價拋售行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當月銷量的上揚。在客車企業積極向歐Ⅱ標準靠攏的同時,國內針對歐Ⅲ排放標準的各項檢測,如燃油及管理標準卻相對滯后,包括配套件體系。
油價的暴漲,客車企業開始注重節油產品
原油價格的調整帶動了國內原油價格的急劇上漲。客運企業運營成本增長使過去不少微利的企業管理稍有不慎就會虧損,客運企業在選購車輛時已經開始考慮低油耗產品。部分企業正好趕上機會大力宣傳自己的節油產品,如5月廣州五十鈴在杭州舉辦節油駕駛講習會;江淮現代推出“節油王”客車;柴油輕客車領銜今年輕客市場;南京加快公交車“油改氣”步伐;三菱扶桑固定線路油電混合大巴上市;江淮推出“省油王”客車,并在全國范圍內宣傳推廣;西南貴州一次購進20輛“省油王”。油價的暴漲也進一步促進了節油產品受到重視。
公路交通事故頻發,客車安全備受重視
今年浙江“5?12”特大交通事故發生后,對客運企業再敲警鐘。針對高速公路客車超速等情況,不少客車已經裝上了GPS,也就是記錄車輛行車過程的“黑匣子”。5月份重慶20萬輛客車將全部采用GPS;浙江省安裝“黑匣子”工作進入沖刺階段;合肥長途汽車站客車安裝“黑匣子”;濟南市整頓交通運輸安全客車要裝“黑匣子”;江西20座以上客車將裝“黑匣子”;貴州省客車開始安裝”黑匣子”;新疆長途客車將裝“黑匣子”;遵義市客運車輛強制要求裝“黑匣子”。經濟發達的地區,公交車輛也將開始裝GPS。國產GPS技術的成熟也將促進客車GPS的普及和推廣。不容忽視的安全問題使得公眾對于客車安全性能開始重視起來。
混合動力處于試驗攻關階段,仍未產業化
面對石油資料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政府和企業對汽車的動力能源都在做探索和試驗。2004年初,湖南省首輛電動公交車在株洲市面世,燃料電池發動機及氫源成套技術計劃啟動;2月份三菱扶桑固定線路油電混合大巴上市,春蘭研究的燃料電池引起國際業界關注;5月份國內純電動汽車技術開發取得新進展;6月份東風電動汽車工程研究中心一期工程竣工,東風電動車亮相綿陽;7月份“電池公交車”在北京上路,燃料電池發動機及氫源成套技術計劃啟動,五國專家把脈北京奧運認為應保留有軌電車、氫能燃料電池汽車駛上長安街,國家純電動大客車項目通過驗收;天津濱海新區將投入23輛電動中巴。雖然目前混合動力實驗如火如荼,但是仍未能產業化。
國外客車關鍵配套件企業加大在華合資合作力度
由于國家新的汽車產業政策出臺,國外不少客車配件企業紛紛在華設廠與國內企業加大合資合作力度,如福伊特在華生產緩速器和自動變速器;重汽、一汽、沃爾沃合作共同投資生產發動機;MAN在華發動機項目初現端倪;大金龍聯手國際知名公司AVL研發低噪聲客車技術,將客車噪聲減到國際水平;金龍成為日產柴動力總成和底盤系統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