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冬梅
我國是客車生產和消費大國,客車出口呈現強勁之勢。近年民營資本的積極介入,為客車行業抹上不少富于傳奇的色彩。
民營資本異軍突起
目前,格林柯爾借力客車業強勢進入汽車產業;家電業巨頭美的進軍汽車業同樣始自客車業——整合云南客車和湖南三廂客車;進軍整車業者,還有零部件領域的佼佼者丹東曙光、工程機械領域的干將湖南三一等。與這些進入客車業的民營資本不同,長城汽車是自籌資金建立新廠切入客車業的。去年12月15日,長城汽車在香港H股主板成功上市,募集資金17億港元,成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民營汽車企業,企業整體實力得到大大提高。海內外公眾對長城汽車的企業價值和生產模式、產品的競爭優勢、未來的發展潛力看好。長城公開招股時受到追捧,公眾超額認購高達682倍。事實上,客車行業已成為不少“行外漢”踏入汽車業的“跳板”,環顧進入客車業的民營企業,有的剛剛沖出起跑線,有的正加速前行,有的尚在精心策劃和布局,這股客車制造業的民營新勢力受到業界人士越來越多的關注。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2年民營企業在汽車業的資產總值增加了4.5%,到2003年9月,民營資產總凈值增加了38.5%。同時,民營企業為國內汽車制造業帶來了117億元資金,在這117億元民間資本造車浪潮中,投向客車的資本約占30億元。
政策環境拉動市場需求
汽車業對民企的松動是在2001年年底,當時民企受到的不平等待遇引起了各界關注,加之當時中國入世在際,中央政府開始考慮汽車業對民資開放。此外,各地政府充分意識到了汽車制造業對本地經濟的推動,于是紛紛開始扶持本地汽車企業。一方面,與生產轎車的嚴格控制相比,國家對民營企業進行客車生產制造的政策性限制要寬松得多,客車產品拿到目錄比轎車更容易。另一方面,2001年上半年交通部開始實施“客運企業資質評定”和“營運客車等級評定”,這些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客車企業對大中型客車的更新換代頻率,從而有效地拉動了客車的市場需求。
我國疆域廣闊,人口眾多,旅游景點分布廣,城市公交發展快,各地道路交通條件不斷改善,這種國情決定了客車行業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有著非常好的市場前景。在公路建設尤其是高速公路快速成長的推動下,公路客運行業必然會蓬勃發展,此外,客運企業更新車輛的資金實力,近兩年明顯增強,客車的市場需求勢頭旺盛。
民企推動行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的客車市場一直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長,眾多民企品牌紛紛涉足。這些民企以與眾不同的營銷觀念和方式,攻城掠地,氣勢咄咄逼人。不成熟的市場需求,催生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細分市場,在當今的客車格局中,任何一種產品都不可能獨領風騷,所以在傳統市場中創造了細分市場。實現產品差異化,不斷推出新產品,成為各企業出奇制勝的法寶。
差異化市場及其機會時時存在,關鍵是如何捕捉?每一個差異化營銷策略的成功,都會給企業帶來高額利潤,精明的企業總會不斷尋求新的差異點。在這方面,長城客車表現尤為突出。它以“長城敢為天下先”的超凡膽識,巧妙運用各種市場策略,迅速在國內外市場樹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長城客車的差異化營銷策略可謂花樣頗多,從上市之初的“001招親”、“心連心,面對面,質量萬里行”到后來的“現貨直銷”及去年年底的“500萬元打包優惠”,每一次動作都讓業界震驚。
市場追隨者坐收領先者的成功經驗,采用低價格策略,常以驚人的速度搶占市場。長城客車的發展毫無疑問地證實了這一點,在國內許多企業的招標中,最后入圍者常常是金龍、宇通、長城等幾家客車企業,全國客車企業一百多家,長城之所以屢屢入圍,除了長城客車品質不錯,外觀新穎外,價格同樣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客車市場價位跨度大,需求多種多樣,每個區間都有相應的市場需求,客車的這種市場特點決定了其價格戰只能在特定的市場區間進行。由此看來,2004年客車市場的價格之戰已在所難免。
國內客車行業的生產集中度不斷提高,競爭也越來越充分,依托雄厚的資本實力和靈活的經營機制,民營新勢力的崛起將推動客車制造業健康地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