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輕型客車市場,共同瓜分40多萬輛年度銷量的生產廠家多達53家。由于現行的統計口徑中含有大量的非輕客車型,真正意義上的傳統輕客只有十幾萬輛,而年產萬輛以上的企業僅有金杯、東南得利卡、南京依維柯、江鈴全順和北汽福田,它們分享了大部分市場份額。市場的擴容雖使這幾家大戶目前的日子比較好過,但長遠來看其隱憂不少,首當其沖的就是產品的“換代”速度明顯低于轎車、卡車及大中型客車等細分行業。
面對市場需求的膨脹,輕客廠商們大多一味以產品的“升級”去應付。你增加些功能件,我改善一下外觀內飾,再不就是在價格上作文章,雖然產品看起來有改進,銷售量也能提升,但卻催生了市場泡沫。再者,當各品牌只把眼光盯住低端市場時,高端商務車市場已經面臨MPV的巨大壓力。MPV舉起產品技術與國外同步的大旗,憑借高端的綜合性能以及“多功能”的研發理念,不斷打壓傳統輕客市場的生存空間。據統計,2003年輕客與MPV共同的市場容量約在17萬輛左右,其中MPV占了3萬輛左右。有預測顯示,2004年兩者共有市場空間將突破20萬輛,其中MPV的增量保守估計為2萬輛。
由此可見,技術、產品更新遲緩與MPV強勢擠壓是國內輕客市場發展的雙重壓力。業內分析,國內輕客市場如果希望在近幾年內與世界保持同步,“前狼后虎”的2004年將是最關鍵的一年。要想徹底改變被動局面,惟有從產品端入手,引進國外的先進、成熟車型,用真正“換代”的產品去挑戰市場,進而全面對壘MPV,贏得高端商務車用戶的心。
上世紀90年代初,全盤引進歐美先進整車技術的南京依維柯的問世,使得中國輕客市場煥然一新,發生質的變化,在這之后相繼出現了金杯、得利卡、全順、塔菲克等一批車型,帶動了輕客市場整體水平的提高。然而好景不長,90年代后期至今,輕客市場卻止步不前,盡管主要品牌通過降低檔次而形成的低價化找到了容量很大的客貨兼容車型的市場。綜觀國內市場,絕對強勢企業、品牌依然尚未形成,技術、產品主要依靠國外引進且更新受到制約,這無疑已成為制約我國輕客市場與國際接軌的關鍵性問題。
諸如轎車之類充滿活力的市場,無不呈現新品輩出而推波助瀾的景象,而整個輕客市場已經長達6年沒有推出真正意義上的新品。業內人士認為,暮氣沉沉的輕客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具有強震撼力的替代車型推出以激活市場。去年曾有傳言,一汽大眾正在積極引進德國大眾T4車型,但迄今仍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據說日本豐田正在尋求與我國輕客廠家的合作,引進豐田海獅的換代車型,但似乎遠水難解近渴。
近日,南京依維柯高層披露,即將向市場推出一款創新型輕客產品,這是南京依維柯首次將國內輕客產品的設計、開發與國際同步的重大舉措。有專家分析,新一代依維柯推出之日,也許就是國產輕客真正意義上與國際接軌之時。這種代表國際水準的高端輕客產品,有望引來更多的與國際同步的產品,導熱國內的輕客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