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客車廣告費用投入很大,大手筆投入也較多,年終盤點下來,發現客車營銷推廣方面還是有些值得關注的焦點,以經歷者的身份寫下這篇點評,與各位共饗。
廣州五十鈴GALA EHD市場推廣方案
GALA EHD 產品上市推廣無疑是近年來客車營銷推廣的經典之作,理由是在市場激烈競爭中,僅3個月時間,03年68臺GALA
EHD產能全部轉為銷量,而且,客戶認同度相當高,取得如此戰績的原因在于其差異化的營銷概念:3S產品理念的提出:制造穩定性,結構穩定性,運行穩定性。
美國西北大學著名教授DooEoo舒爾茨在其全球第一部《整合行銷傳播》(IMC)專著中指出:在同質化的市場中,惟有傳播能創造出差異化的品牌競爭優勢。而有效的傳播必需要一個以消費者欲求為出發點的"軸心"概念。
具有"3S"優異品質的GALA EHD客車隆重上市這一營銷主題把該大師的理念演繹的淋漓盡致。
作為廣州五十鈴GALA EHD理念提出主要負責人,以及所有文案的完成者,深知該推廣成功的原因在于抓住了市場心理需求的空白點,stability(穩定性)是客運市場的一貫核心需求,很多客車企業都意識到,但沒有人說出來,其實,GALA
EHD底盤是和UD基本雷同的,只是馬力大了一點,但扣上五十鈴國產化的車身,加上極具聯想效果的名字(EHD與SHD、HD具有聯想作用,提升了EHD產品的技術含金量),再有遠遠低于GALA系列的138萬的價位,GALA
EHD的紅火在意料之中。
最值得告訴大家的是,在下線儀式之前的所有推廣活動費用不到5萬元。但整個前期推廣方案在一個月的連續時間里,采用網絡、報紙、雜志、軟文、論文等多種手段接合立體模式進行持續性宣傳。
宇通客車的"H"健康計劃
宇通客車03年的表現可圈可點,值得提及的是"H" 計劃的事件營銷能力,非典疫情對于客車的打擊不僅在于銷量的影響,更在于徹底暴露了整個行業預警機制不健全,應該說,非典時期客車增加通風裝置不是宇通第一個采用,改推拉窗更應該是上海客車界的專利,但宇通抓住了機會,創造了健康客車的概念,對品牌的樹立起到了積極作用。
這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聰明企業。
大金龍的"與配套廠家攜手巡展"行動
大金龍開創了客車巡展的嶄新推廣方式,并被業內迅速模仿,大金龍03年巡展主題:領跑世界,金龍相伴。首次與配套廠家攜手,在廣東、杭州與UD攜手"金龍客車
●UD全國行",在長春與康明斯攜手"金龍客車
●康明斯共創清新未來",第一次實現主機廠和配套企業"費用共擔、利益共享"的嶄新模式,最主要的是,知名配套企業第一次從幕后走向前臺,對于客車產業發展十分有利。相信,此舉會成為04年的模仿經典。
這是一個值得敬佩的智慧企業。
蘇州金龍的"創海格品牌"
蘇州金龍03年的發展確實值得可圈可點,與大金龍分家后,迅速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海格"品牌,并且推廣比較成功,大馬力已經成為蘇州金龍海格品牌的替換詞,蘇州金龍也因此成功的樹立起自己的品牌。
本人對蘇州海格品牌的定位表示質疑:
蘇州的大馬力海格是否會影響汽車燃油經濟性,我求證了專業教師,以及《汽車理論》第2版 清華大學
余志生主編:
專業老師用了一個最淺顯的例子進行詮釋:大人干活比小孩快,但吃的也比小孩多。所以,大馬力費油是一定的。
《汽車理論》第2版(P44)這樣解釋影響燃油經濟性的原因之一:
汽車在中等車速時燃油消耗最低,超過這個經濟時速,雖然發動機負荷率較高,但阻力增大,導致百公里油耗增加。
《汽車理論》第2版(P25):
汽車行駛的任一瞬間,發動機發出的功率等于機械傳動損失與全部運動阻力所消耗的功率。
可見:動力性越好,速度越高,阻力越大,經濟性越差。
近期的燃油漲價,以及多年來議了又議的"稅改費"如果實施帶來的燃油價格增加,帶來的潛在威脅是燃油經濟性在速度與經濟性的矛盾中越來占有越大的比重,所以,發展的可能是大馬力客車將成為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其實,海格的大力也沒大到哪去,比起進口高檔客車的動力還算小,下表為蘇州金龍網站上摘錄下來的海格系列動力一覽表。
只怕日后的經濟性受到關注后,海格品牌客車再怎么經濟性好,也是改變不了大馬力、油耗大的特點了,那么,有可能:成也海格,敗也海格。
發動機
|
|
KLQ6100/6110
/ 6120 |
車型
|
KLQ6100/Q
|
KLQ6110/Q/QS/S
|
KLQ6117/Q/QS/S |
型號
|
C245
20(歐II) |
YC6112ZLQ
(歐II) |
CA6DF2-26
(歐II) |
YC6112ZLQ
(歐II) |
C300
20(歐II) |
WD615.44
(歐II) |
PE6T
(歐II) |
額定功率[kw(ps)] |
180(245) |
199(271) |
192(261) |
199(271) |
221(300) |
235(320) |
213(290)
|
合肥現代用"舒適"開拓市場
據中國客車網新聞報道:合肥客車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永祥告訴記者,根據市場調研表明,客運企業、乘客和司機對客車的要求都聚焦在"舒適"上。
作為市場調研人員,雖然對于市場的把握遠遠不如總經理們,但我所走訪的6個省的客運、旅游公司以及個體車主們都明確告訴我,客車的第一需求是性能穩定,不要經常停運,"舒適"的需求,恐怕是中國客車發展的長遠目標。作為生產資料,客運企業追求的都是最大可能的利潤最大化。而乘客則是票價最低,舒服極致。
如今的客車市場,作為終端乘客來說,左右購車的可能性很小,也不排除上座率不平衡導致更新車輛的特例,但合肥現代的產品似乎更大程度上適合普通市場。
客車行業的營銷創意已經在銷售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且作用會越來越明顯,從業人員也越來越專業,拭目以待,04年的中國客車營銷精彩紛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