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MPV(豪華型多功能商務用車)市場的銷售增長勢頭很好,但與去年相比有個明顯不同,MPV開始了爭奪轎車和輕型客車市場的戰斗,并且正在得到消費者認可,據悉,明年的市場價格仍然有可能看落,該市場也許將有新的進入者。
銷量增長
價格走低
據統計,今年前10個月,全國累計銷售MPV68451輛,比去年同期增長81%,銷售額達到170.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
從銷量走勢看,今年承接了去年的基本走勢,但明顯高于去年的水平,5月份受“非典”影響銷售量明顯下降,完全抵消了前期企業降價所帶來的增長,但從7月開始,瑞風大幅度降價后MPV銷售整體回升,8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GL8、普利馬和畢加索銷量下降所致,到10月份,總體上MPV的銷售恢復正常。
從價格走勢看,無論零售價格還是銷售平均價格都一路走低,10月份市場銷售平均價格為23萬元(去年同期為27.4萬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已經降到了今年最低點。業內分析,導致銷售平均價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該類車型中的一些價格低于平均水平所致。專家預測,未來MPV的價格依然看落,除非廣州本田或上海通用降低其產品價格。
從市場規模看,10月的市場規模指數為750.7,比去年同期的548.5增長了36.9%。從銷量和價格的因素分析,主導MPV市場規模增長的是銷售數量,價格對市場規模的增長起負作用,因為市場銷售平均價格的下降導致銷售額增量減少,但降價對銷量增長的效應是明顯的。從走勢曲線看,市場規模的走勢曲線與銷量走勢曲線非常吻合。
功能決定市場
從總體上看,MPV的銷售沒有什么特點,但從市場結構看,今年MPV市場的增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轎車,二是輕型客車。
從GL8和奧德賽的銷量走勢圖可以看出,與中級轎車(排量在1.8-2.5升)的銷量走勢非常接近,因為這類MPV和中級轎車具有相同的性能。從轎車結構看,今年中級轎車(中高級、普通級和微型轎車)在銷售所占的比例比去年有所下降,對于這種巧合,可以理解為這兩大類產品存在競爭關系。
有關人士稱,瑞風、風行和寶龍三個車型,與輕型客車中10-14座客車的曲線非常相似,尤其是1-5月份,曲線的重合性非常好,6月份三款車的增長速度開始高于客車,7月份瑞風降價,隨后風行和寶龍相繼降價,使得其價格與輕型客車的價格出現了大面積重疊,吸引了相當的輕型客車用戶轉而購買MPV。這種趨勢有加強的可能。
普利馬和畢加索的銷售雖然也在增長,但其曲線不同于任何車型,而且跳躍性比較強,表明這類產品的消費群還不穩定,還沒有形成消費的潮流,此價格段的家庭MPV市場尚待開發。
未來市場光明
由于MPV不存在開拓市場的問題,主要是替代輕型客車(這種替代代表了一種消費升級的趨勢),因此,這類產品的未來市場較為光明,其價格會死死地咬住9-14座輕型客車。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瑞風、風行、寶龍三家可能都會向低配置方向發展,但這種發展將以損失品牌價值和形象為代價。
從整體來看,明年還會有更多的新產品陸續登臺,不僅有GL8,還會有普利馬的挑戰者。因此,總體的市場銷售平均價格水平還會下降。但今年鋼材價格不斷上漲,直接影響了整車廠和配件廠的利潤,因此,能否出現降價風潮,還要看各企業的利潤空間。但有一點是肯定的,MPV產品已被國內消費者認可,與轎車、輕型客車的替代關系正在形成。
業內分析,MPV雖然帶來了壓力,但并不明顯,沒有改變主流企業的市場地位,也沒有影響輕型客車增長的趨勢。因此,輕型客車企業會加快輕型客車轎車化的轉移。但就工藝水平而言,輕型客車與MPV還有相當的差距,而提高工藝水平就意味著成本的增加,在當前價格戰導致利潤率明顯下降的情況下,輕型客車未必肯輕言降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