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車生產企業在非典期間所積蓄的能量能不能在下半年得到有效的釋放呢?筆者認為從以下四個方面會找到答案。
國家主管部門的引導旅客運輸市場復蘇
前不久,國家旅游局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旅游業恢復期間非典防控、安全防范和市場規范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另外
,《道路運輸業發展規劃綱要(2001-2010年)》強調,高速公路和國道主干線客運實現由高級客車為主經營,城鄉客運要以中級客車和普通客車為主經營,淘汰農用車從事農村客運。交通部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農村客運和開展農村客運網絡化試點工程的通知》。
這些拉動客車需求增長的政策的實施,對客車生產企業來說是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城市公交市場化改革商機無限
建設部去年底印發了《關于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市場化進程的意見》的通知,明確要求加快市政公用行業(包括城市公交)市場化進程,鼓勵社會資金、外國資本采取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參與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結構。
有了國家的尚方寶劍,各地城市公交的市場化進程加快,僅今年上半年見諸媒體的就有西安、合肥、武漢、廣州、蘭州、福州、沈陽等大城市,十堰、錦州、廈門、佛山、岳陽、濮陽、牡丹江等中等城市紛紛提出了城市公交市場化改革實施意見。專家普遍認為,這將是整個客車生產行業挖不盡的“金礦”。
民營資本的不斷進入促進客車生產行業的發展
據中通集團提供的客車統計信息,目前已有鹽城中威和丹東黃海兩家屬于民營資本控股。據了解,亞星股份和湖南三湘也將引資對象鎖定在民營資本上,且二者的談判過程均已接近尾聲。看來今年下半年,民營資本在客車生產行業將占有更大的市場份額。
民營資本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成本控制方面都有其獨到之處,民營資本的進入,除了加劇競爭外,降低成本進而降低產品的銷售價格將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此前,中大中威明確提出“同等價格比配置,同等配置比價格”的經營策略,要以低成本和低價格來促進客車行業的利潤合理化。曙光集團董事長李進巔也表示:高利潤反映出市場競爭不充分,靠犧牲利潤來贏得市場份額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即將入主亞星股份的格林柯爾掌門人顧雛軍更是成本控制的高手,據報道,他在一年之內將科龍電器扭虧為盈,靠的就是降低成本、降低價格繼而拓寬自己的市場空間這一有效手段。
商業周期規律醞釀新的客車銷售高潮
根據歷年的產銷曲線分析,基本規律是在1月、4月和9月形成三個高峰,三個高峰分別對應三個假期,1月是春節,4月是“五一”,9月是國慶,而今年由于非典的影響,國家取消了“五一”長假,因此4月份的高峰并不明顯。
筆者判斷客車的生產和銷售在9月份將形成高峰,其前提是:人們受非典壓抑數月之久的旅游熱情將在“十一”黃金周得到徹底的釋放,如果非典沒有反復,“十一”黃金周出現旅游熱將是不可阻擋的。
據報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組織全國35個大中城市(西藏除外)的價格監測機構開展的居民消費信心及消費意向調查表明,非典疫情對居民旅游消費的負面影響較大,但疫情過后,今年“十一”仍有可能出現旅游高峰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