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湘
深圳將開放交通運輸市場,多渠道引進國際資本、國內民間投資和金融資本,建立全新的交通運輸業投融資體制。
據悉,在公路、高速公路建設領域,深圳市將引進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機構的長期低息貸款;對列入國家和省規劃的公路,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公路建設的補助及國債專項資金。
其中,非高速公路的建設資金以政府投入為主,主要來源為深圳市“路隧償還及發展專項資金”,但在選擇項目建設主體時,將對全社會開放,采取公開招標方式。
高速公路建設資金以社會資金投入為主,建設主體實施項目法人責任制,承擔投資、融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業務,允許項目公司通過收取車輛通行費及經營高速公路相關設施,取得投資回報。鼓勵國內外機構以合資、合作和BOT等多種方式建設。全市高速公路網建設項目將統一納入全市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
公共大巴的首末站、樞紐站和車輛停放場屬于公共設施,將由政府投資建設,產權歸政府。
公路客貨運場站以社會資金投入為主,鼓勵采取股份合作、銀行貸款、引進外資等渠道籌集建設資金,支持國內外大型專業運輸企業參與全市公交場站的建設和經營。同時,公路客貨運場站允許投資企業開展多種經營,如飲食、娛樂、商貿等項目。
物流園區建設投資大、回收期長,政府將予以政策支持和補貼。對需要進行路網、管網、電網和通訊等基礎設施改造的園區,政府將先期投資改造相關設施。為吸引社會資金,將對園區實行優惠的土地、用電政策。
在港口、機場建設領域,建設資金均以社會資金投入為主,政府將加大對港口基礎配套、口岸設施、集疏運道路等的建設,鼓勵外商投資。
在軌道交通建設、交通智能系統、公交市場、駕駛培訓市場、維修洗車市場等,深圳市都將推出一系列吸引多渠道資金的舉措。其中,駕駛培訓市場將借鑒國外封閉式訓練方法,鼓勵社會資金建設大型經營性教練場,推行智能IC卡管理方法,通過公開招標選擇具有資金實力和管理水平的經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