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波/吳向東 武漢國有交通企業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理性地選擇了以資本為紐帶的強強聯合。以新組建的五大集團為標志,該市運輸業正步入集約化、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 在“九省通衢”的武漢,強勢國有交通企業正由單純的競爭開始走上競合之路。記者近日從武漢交通國有控股集團公司獲悉,10余家骨干交通企業通過締結資本聯盟,形成“五駕馬車”,意欲在良性競爭中實現多方共贏。 聯合重組好戲連臺 8月22日,擁有4個國家一級汽車客運樞紐中心站,200輛豪華客車,資產過5億元、營運收入10億元的湖北捷龍高速客運集團正式掛牌。該集團以湖北公路客運集團為龍頭,聯合湖北捷龍快運等3家公司組建而成,是該省首家國家一級公路運輸企業。 與此同時,以湖北汽車運輸總公司為基礎,聯合武漢交通投資公司等3家知名企業組建的湖北華中公路物流有限公司現身江城。它是湖北目前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物流企業。 武漢交通國有控股集團公司所屬的運通實業公司等4家企業的車隊通過集并,組建武漢大通汽車公司,共擁有出租車1228輛,成為武漢市最大的出租車公司。 以江夏輪航總公司“江夏號”大型江海直達船和華中航運集團瀝青專用運輸輪船為依托,長江內河地區最大的江海直達和特種運輸船隊應運而生。 湖北省最大的汽車銷售、維修服務企業中南汽修,也是依托中南汽車修造實業公司維修基地的優勢組建而成。 打造真正意義的集團 武漢市在做大做強國有交通企業的探索中,追求規模經濟,而不是經濟規模。 武漢市交通控股集團總經理吳克利告訴記者,該市交通企業組建大公司,一開始就提出不搞簡單的“同類項合并”或“馬鈴薯裝口袋”式的規模擴張,或“放一個炮仗”就了事,而是以骨干企業或核心企業為主,運用市場化手段,吸收在經營業務或核心能力上互補的成員企業參股。 記者了解到,武漢市新組建的5個集團企業,內部都建立起資本紐帶聯接關系,企業間有一種內在的利益上的緊密聯系,產權關系明晰,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股份化。 幾年前曾經歷過“拉郎配”的荊州先行運輸公司老總,對此次重組感慨良多。過去他掛靠的某集團,其實屬于松散的經濟聯合體,結果是“集而不團”,同線同業盲目競爭嚴重,險些被弱勢企業拖垮。此番加盟湖北客運集團,總部核心實力強大,產權的分割和界定嚴格,法人治理結構較為健全。市場機制的運作,使成員企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體味到了真正的效率改進。 “鯊魚對鯊魚”式的聯合 業內人士都敏銳地感到,武漢市在通過聯合、兼并、股份合作推進企業規模化經營中,沒有選擇“吃休克魚”式的強弱聯合,而是采取典型的“鯊魚對鯊魚”式的強強聯合。 武漢市交委主任黃蔚堂在分析這一現象時認為,提倡聯強式的重組,實質上就是要在結構調整中讓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向優勢品牌集中,向優勢企業家集中。 這次參與幾大集團企業重組的10多家企業,都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競爭實力,核心層以外的成員企業,資產最少的也上千萬元,各家都以優良資產入股。 執掌新組建的捷龍高速客運集團公司帥印的董事長傅樹清表示,此番重組各方聯合投資1.8億元,由過去強強爭斗、慘烈競爭到拱手言和,通過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將在很大程度上抗御鐵路的步步蠶食和國外同行業的挑戰。 新組建的江夏輪船總公司和華中航運集團,分別擁有5000噸級江海直達船和大型瀝青專用運輸輪船。江夏輪船總公司負責人說,通過強強聯合,不僅使自身的規模擴大,同時將擁有更大的能力來控制企業的成本價格、資金來源及顧客的購買行為,從而使企業處于一種更加有利的競爭地位。 資產重組緊鑼密鼓 武漢市交通控股公司總經理吳克利認為,國有交通企業五大公司掛牌成立,并非大功告成。以資本重組代替資產重組,實質上是誤區,往往形成經營浮躁行為。 武漢市幾大交通運輸集團資本重組之后,即緊鑼密鼓開始產業重組、組織重組、管理重組和品牌重組。 華中公路物流有限公司重組后,擁有13萬臺車輛和江城、楚天、九州三級配送服務網絡以及貨運電子信息網,他們對符合發展戰略的資源進行同類合并,根除同業惡性競爭因素;對不符合發展戰略的資源,進行清理、剝離,該停業的停業,該轉讓的轉讓。 在確立新的管理架構后,武漢幾大集團正在融合企業文化、整合管理制度。華中公路物流老總周世劍對記者說,盡管這種磨合比較痛苦,但十分必要,因為集團化經營最忌諱的便是貌合神離。
©版權所有2000-2002,中國客車網信息產業部 E-mail:webmaster@chinabuses.com Copyright Reserved & Friendly Supported By Sino-IT Servi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