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入世、面對奧運,北京的客車工業應該抓住機遇,發揮已有的優勢,彌補自己的不足,走聯合、整合、共同發展的道路,把北京客車做大、做強,在國內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同時,市政府對客車行業應給予高度重視,使其成為發展現代制造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是在近日召開的北京客車工業發展研討會上,與會的汽車行業專家們提出的建議。
我國已加入世貿組織,汽車工業與逐步融入到世界經濟的大循環之中。北京正全力創造條件,抓緊進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奧運場館設施建設等,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2008年奧運會的召開。
對于北京客車工業而言,對此既面臨著巨大的商機,又面對著來自國內外同行業的挑戰與競爭。北京客車行業應如何發展?
北京的大客車企業目前主要有三家,即北京北方華德尼奧普蘭客車有限公司、北京市客車總廠和北京市交通客車制造廠。據北京汽車行業協會2001年的統計,這三家企業總資產12.1億元;銷售收入10.15億元,占全行業的10%;工業總產值8.67億元,工業增加值1.64億元;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年生產大客車能力的8000輛,當年實際銷售3700多輛;企業的資產負責率59%,三企業職工總數3500多人。
這三家客車企業在產品與市場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北方華德公司以生產高檔城市旅游客車為主,北京客車總廠以生產城市公交客車為主,交通客車廠以生產中檔城市客車為主,基本上形成互不干擾、獨立開發、各自發展的格局。為了落實北京2008年奧運行動計劃,完成國家"863"電動汽車課題,在北京市科委的組織下,由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方華德公司、北客總廠和市公交總公司共同承擔了"863"純電動大客車和燃料大客車項目。
與會的專家們和三企業的領導認真分析了北京大客車行業的現狀、優勢和劣勢、企業發展的特點與方向。他們提出,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發展現代制造業的戰略,汽車工業是其重要的一項內容。現在,北京市舉全市之力抓現代轎車項目,重點發展汽車工業,對客車工業的發展也是十分有利的。應當看到,北京的客車工業有一定的基礎與優勢,關鍵是如何通過整合與改革,把其做大做強,既滿足首都城市發展和舉辦奧運會的需要,又能夠形成走出北京甚至走出國門到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實力。
客車制造是技術密集和勞動密集的雙密集產業。隨著我國加快現代化的建設步伐,中國的客車市場是很大的,從近年全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上看,大客車行業一直處于快速發展的領域。北京舉辦奧運會,對大客車的需求、以及產品的升級和品質的提高都有很高的要求。北京發展客車有優勢,但面臨的難度很大競爭也很激烈,對此,政府應該給予重視,使其能夠健康發展。
專家們認為,全國最大的客車市場在北京,北京客車行業應該抓住這個機遇。與全國客車先進企業相比,北京客車企業無論在規模、產品水平、工藝制造水平、開發能力和企業機制上都存在著差距,我們應在政府的支持下,大膽改革與創新,盡快彌補這些差距。企業的整合可以先從技術合作、聯合開發入手,增強優勢,提高北京客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洪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