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隨著客運企業資質評定的高潮回落,公交系統更新公交車的高潮的到來以及高檔豪華客車需求的加大,客車企業紛紛調整企業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宇通客車公司自合資以來,開始調整產品結構,至今為止宇通已形成了上至200萬元下至20萬元左右的高中普全系列產品,這些產品的形成使其產品結構更趨完整。年初,宇通調低了全部產品價格,這使其更加提高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宇通的產品結構中,7.3米客車占其銷量的50%,7.9米客車占其銷量的20%。
廈門金龍作為客車業老大,前兩年一直占據著旅游客車市場。隨后在其國內高端客運市場占穩腳跟后,開始向公交市場挺進。金龍的戰略是打造高檔客車品牌,以品牌占領市場。今年初,金龍也全部調低了產品價格。金龍今年年銷售額目標為40億。
亞星作為國內最早生產客車的基地之一,長途客運和公交客車是其主要的市場。但這兩市場目前的競爭都日趨激烈。在公交客車市場南有常州長江,北有京華,黃海也已殺入大中公交客車市場,并已占穩腳跟。而長途客運則有金龍的進入,小金龍及長江的跟進。所以亞星已準備在城鄉客運市場打開缺口,形成新的增長點。
牡丹易帥,新上任的總經理對公司戰略進行了調整,壓縮了原主力車型6米低檔車的生產,開始向大、中、輕型中高檔客車方向發展。所以今年上半年輕客的銷量比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約一半,而中高檔中型客車卻增長較快,所以其總的經濟效益有所增長。其中銷量最好的是98款6米考斯特,其次是6790和6830
型公交車。
從以上這些企業的產品結構調整中可以看出,由于市場的瞬息萬變,以及客車產品的日趨同質化傾向,使各企業為適應市場的變化,開始由客車的單一化市場向多元化市場轉變。這一變化的出現,必將導致客車市場競爭的激烈。可以預計到今年底,客車市場的格局將會有一大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