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交“5分鐘接駁巴士”背后的精細化創新舉措
自3月26日起,杭州公交推出了“5分鐘接駁巴士”,以3個“5”(從家到公交車站約5分鐘、高峰發車間隔約5分鐘、接駁的最近小區至地鐵站在途時間約5分鐘)為服務標準,有效提升乘客出行效率。截至目前,已在18個地鐵站配套新辟、優化開通“5分鐘接駁巴士”共33條,累計運送乘客已超過100萬人次,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接駁服務優化方案。
線路“雙拼” 1+1>2
常規地鐵接駁多以5公里以下短途線路為主,當某一區域已有常規基礎公交線網時,短途地鐵接駁線的開通是否會造成線路重復,這是行業共性難題。杭州公交在新辟優化“5 分鐘接駁巴士”過程中,創新嘗試“雙線路拼接”即“雙拼” 運營模式,實現長線資源與短線需求的高效融合。
所謂的“雙拼”,就是指將一條新開通的“5分鐘接駁巴士”與一條常規公交線在客流高端面進行“線路錯時”運營的“雙拼”模式。在早晚通勤高峰時段,新開通的接駁專線與其“拼配”的常規線路,在重合的服務路段聯合發車、協同運營。兩條線路的車輛資源在同一路段上形成合力,共同加密該核心路段的班次密度,確保該路段的乘客能在平均5分鐘左右等到一輛公交車,從而真正兌現“5分鐘”的便捷承諾。
該模式通過優化行車計劃,充分利用長線線路的發車資源,在長線發車間隙精準嵌套穿插短線區間運行。既避免了新增線路導致的重復布設,又盤活了長線公交資源,讓其在承擔原有運輸任務的同時,有效發揮地鐵接駁功能,同時實現核心路段整體班次密度提升至5分鐘/班。
運營數據顯示,以地鐵大運河站開通的7057M路(雙拼57路)為例,該模式使既有線路接駁效率提高了50%,雙線的客流提升約為3.98%,實現了運營資源的高效利用與接駁服務質量的雙重提升。
線路借道 站點借地 提升接駁效率
傳統線路規劃中,公交車站均設置于道路兩側,部分站點與地鐵出入口距離較遠,乘客下車后需步行或繞行一段距離才能換乘地鐵。針對這一痛點,杭州公交在部分“5分鐘接駁巴士”線路設計中,創新采用“穿場站”規劃。其核心為“線路借道、站點借地”。所謂“線路借道”,是指讓公交線路穿行于公交場站、中心站等內部區域;而“站點借地”,則是將下客點直接設在場站內部距離最近的地鐵出入口,由此實現“出地鐵即上公交”的“零距離”換乘。同時,該設計能合理規避路口信號燈的等待時間,使部分線路單程運營時間縮短近5分鐘,顯著提升了早晚高峰時段通行效率。
以7120M路為例,其下客點設置在西溪濕地北總站內部,緊鄰地鐵站西溪濕地北A口,乘客下車后步行約50米就能換乘地鐵,大幅減少了步行距離。
另一種模式以1605M路為代表,該線路在設計時將早高峰時段(7:00-9:00)的走向調整為穿行景芳南站公交場站內部道路。通過線路穿場減少了無效時間消耗,借助場站地理優勢近距離設置壓縮了空間換乘成本。
這兩種方式不僅強化了“地鐵+公交”接駁的協同性,更建立起“零距離”換乘的全新標準,為公交接駁服務在細節優化方面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借鑒思路。
杭州公交在探索“5分鐘接駁巴士”的過程中推出的兩項創新舉措,不僅切實解決了地鐵接駁中的實際問題,也為公交行業在資源利用、線路優化和服務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經驗,推動著公交接駁服務向更高效、更便捷的方向發展。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來自老兵的守護!退伍軍人劉長發的公交人生[07-24]
- 蘇州定制公交:從研學到通勤,花樣活動等你來![07-24]
- 北京公交2024年社會責任(ESG)報告: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圖里![07-24]
- 金華公交:萬人千車百線 共建溫暖交通網[07-24]
- 青島公共交通花式服務暖心上新![07-24]
- 九龍湖片區“需求響應式”公交:站點增加103個![07-24]
- 陽泉公交:深化改革 實干擔當[07-24]
- 北京交通治理再放大招!停車位新增4.2萬、公交線路優化62條[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