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瘦身”也是積極求變
一場公交車小型化潮流,正在席卷全國部分城市——據央視網報道,在上海、深圳、青島等城市,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各種“迷你巴士”越來越多。由于造型卡通,有人親切地稱之為“寶寶公交”。
(2024年3月,北京的無人駕駛小巴/圖源:視覺中國,網絡配圖)
部分公交何以“舍大求小”?概言之,市民出行的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隨著不少城市地鐵線路密集開通,小轎車、電動自行車等出行替代選項增多,坐公交的乘客持續減少。整體來看,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常規公交客流量逐年減少。每當部分地區的公交運營出現困境,“還要不要堅持‘公交優先’”的討論就會卷土重來。
在此背景下,公交的“瘦身”正是一種積極求變。一方面,給成本“減重”。相對于長達十幾米、能容納數十人的傳統公交,微型巴士通常只有六七米,更輕便靈活,通過縮短線路、增設班次,有利于節約能耗、減少空載,同時提高道路利用率。另一方面,為服務“提質”。雖然部分大城市的地鐵網已經很發達,但地鐵與公交的接駁仍需強化。常規公交車無法通行的街巷,微型巴士可自由穿梭,深入小區、社區、公園,可以說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理想選擇,對老人、小學生等特殊群體尤為“解渴”。
俗話說:“船小好調頭,船大好頂浪。”公共交通作為公共資源,重在服務精準、供需適配、層次多樣。把好事辦好,不能“一瘦了之”,不顧實際情況盲目微型化。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微型巴士座位較少,空間相對狹窄,難以應對高峰客流。對此,有必要做好線路流量摸底,根據不同地段、時段,安排不同車型混合運營,形成優勢互補、服務各異的多元局面,盡量減少運力不足現象。
(小微巴士/圖源:大眾日報)
“爆改”車身只是第一步。推動公交行業按需轉型,以系統思維全盤規劃,充分發掘其“隱藏”功能,至關重要。事實上,近年來各地也在積極探路:上海開通“建筑可閱讀”專線巴士;北京推出定制公交、通學公交、通游公交等多元產品;廣州上線“巴士婚車”,助推低碳接親新潮流;南寧有條運“蔬”公交專線,方便菜農一站式“帶貨”……以此觀之,外觀獨特、體驗入微的“寶寶巴士”,也不失為觸摸城市紋理的天然載體、塑造城市人文景觀的“流動空間”,不妨在文旅融合層面,多一些集思廣益,提升公交的吸引力和“能見度”。
從燃油到電動,從“招手即停”到“一鍵可約”,從“巨無霸”到“小精靈”,從“全域覆蓋”到“服務精細”……城市發展的車輪不斷向前,公交也在與時俱進,但不變的是公益屬性、民生定位,是創新求變的破局之道。而這對公共服務的啟示,又何止公交一項?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春運里的溫暖風景線 鄭州公交夫妻的默契與堅守[01-22]
- 宜昌召開2025年春運工作暨綜合交通安全生產聯席會議[01-13]
- 南京公交從敬老線到通學線 溫情服務不止步[01-13]
- 公交駕駛員如何有效管理情緒 保障行車安全[01-13]
- 石家莊公交2024年四季度安委會會議 聚焦春運安全環保治理[01-04]
- 廣州公交三時而礪,向新啟航[12-24]
- 北方大降溫 大連公交教你雪天怎么開?[11-26]
- 中國客車網總編吳永強一行到訪公交分會 座談第十九屆客車業盤點籌備[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