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車輛運營安全 烏魯木齊公交經營二部排查風險隱患
客車網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牢固樹立起“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觀念,切實守牢安全生產防線,近日,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經營二部以“安全生產集中整治百日活動”為契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專項行動,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把風險問題解決在源頭,為安全生產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深挖線路隱患 落實安全責任
為適時排查公交線路的通行安全隱患,加強安全防范,確保公交車輛運營安全和乘客出行安全,10月7日,經營二部對所屬22條線路進行了一次認真、細致地線路安全隱患大排查。
此次隱患排查工作以車隊為單位,班子成員親自帶隊乘坐公交車,全方位、全過程摸排每條線路,對公交站點、急彎陡坡處、事故多發處、學校、商超、人行橫道、交叉路口的安全通行條件等情況進行排查,通過拍照、登記、匯總對公交線路存在的安全隱患建立排查臺賬,提出隱患整治建議,并統一對隱患點做好整治工作,及時更新線路四色圖,警示教育駕駛員全面掌握線路風險隱患安全駕駛;督促加強對營運安全的監管;全面提升公交線路的安全保障能力;扎實開展安全自評工作,徹底消除潛在事故隱患和問題,以更加科學高效的管理,不斷完善和深化兩個體系建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經理王政要求,安全隱患大排查要堅持風險優先原則、系統性原則、全員參與原則、持續改進原則,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管理,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努力把風險管控挺在隱患之前、把隱患治理挺在事故之前,有效預防和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強有力推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車輛技術體檢 保障安全性能
10月8日,科技科組織科室人員和各車隊技術隊長深入一線,對所屬公交車輛性能進行全面細致的大檢查活動。
檢查人員對所有營運車輛進行了全面的技術狀況排查,重點檢查了車輛的轉向系、制動系、傳動系、天然氣系統及燈光用電設備等關鍵部位,確保車輛技術性能完好。同時對車輛配備的滅火器、安全錘等消防設施逐一進行檢查,確保設施、裝置齊全有效;并查看充電樁、警示標識等是否符合操作要求。檢查人員認真做好檢查記錄,要求責任人及時將問題進行整改,將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檢查小組在車輛性能檢查的同時還加強對駕駛員的安全培訓及出車前的安全叮囑工作,嚴格落實“三檢”工作,做到人不帶“病”上車、車不帶“病”上路。
開展夜間檢查 保障安全營運
10月8日晚21時,經營二部工作微信群里一張接一張地傳來安運科和車隊干部夜檢的照片……原來,為及時排查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切實守牢安全生產防線,安運科組織各車隊安全隊長及科室負責人,分別前往各線路開展安全生產夜間檢查。
此次檢查以分組劃片互查的形式進行,各檢查組分別來到重點線路、重點路段,對駕駛員通過斑馬線是否禮讓行人,行車是否“三穩”、 路口是否有減速意識及進出站降速、是否正確使用燈光等進行檢查和安全提醒。對發現的問題現場進行了督導,要求對標對表全面整改落實。
截止到8日23時,本次大夜檢共計檢查車輛123輛,排查出風險隱患3處。安運經理王力爭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全體職工在思想上迅速扭轉,提高安全責任意識,杜絕麻痹大意思想,嚴格遵守公司安全規定,當好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車隊干部要主動擔當作為,不斷增強工作責任心,在組織好運營生產的同時要在工作中“多看一眼、多問一嘴、多扶一把”,促使全員安全生產意識不斷提升。
通過“安全生產集中整治百日活動”,經營二部將持續加強各項安全檢查,利用“人防、技防、物防”相結合,積極排除安全隱患,堵塞管理漏洞,降低安全風險,提升安全管理效能,為公司的安全生產營造穩定的環境,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