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借鑒“慢行優先” 將打造“公交+慢行”出行新模式

A 多數西安市民對“慢行優先”不太了解
2016年8月2日,記者頂著烈日來到西安街頭,先后采訪了5位市民,其中有4位市民表示,這個詞聽起來很陌生,是第一次聽到,只有西關正街附近一家服飾店的黃先生說:“從手機APP看到了相關新聞報道,你是說的綠色出行吧,鼓勵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出行。”但對于“慢行優先”的理解,黃先生表示,不能很準確說清楚。
B “慢行優先”由關注“車”向關注“人”轉變
長期以來,城市道路設施建設過程中,多數以機動車發展情況為依據。為解決城市擁堵,多數采用擴充道路寬度辦法來緩解,形成了路寬了后,車輛繼續激增,道路擁堵依舊的死結,進入了道路修到哪里,擁堵就到哪里的怪圈。
如果城市道路建設改造時,充分考慮城市街道這一公共空間的特性,適當增加步行、自行車及公共交通出行的空間與占比,通過硬件手段,改變人們出行方式意識,立腳點從“人”出發,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同時在街道為市民留出休憩、停留、觀光的時間空間,提升沿街店鋪吸引力,激活社區商業,這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先進路權理念,也是提倡和踐行“慢行優先”的初衷。
C 市民回憶記憶中的街道
曾浩先生是一位大學教師,一直關注著城市道路的發展,作為一個老西安,談及“慢行優先”有太多感慨。“上世紀80年代,記憶中的西安東大街,雖然機動車道不寬,但兩邊寬闊的人行道配合鱗次櫛比的商店,讓它成為西安人眼中的金街,購物休閑的首選之地。而如今,隨著城市的發展,機動車道路的拓寬,昔日東大街的形象在市民心中悄然改變。”
說到街道的感受,曾先生又舉出身邊的例子。光華路是西安南郊不起眼的一條街道,曾被譽為“西電后街”,它由東至西先后連接太白路、白沙路、高新路,印象中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保持著現今的樣子,單向兩車道的機動車道,雖有時略顯擁堵,但兩旁的樹木和寬敞愜意的人行道,加上街道邊各色小店,讓這里成為附近居民時常光顧的地方。”
在他的記憶中蓮湖路和大慶路是西安最有感覺的街道,近日記者專門騎自行車從玉祥門到北大街感受了一下盛夏的蓮湖路,10多分鐘的行程,伴隨中間機動車的行駛,配合地鐵一號線的運行,由于有專門的慢行道和人行道,行至這里沒有被催促的感覺。周邊的學校和商店,寬闊人行道上的行人往來如織,真正有了街的感覺。
D 實施綠色出行考驗市民素質和城市管理水平
曾先生說,其實西安應對城市交通擁堵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在增加立交橋和道路等交通設施建設的同時,開通地鐵,提供公共自行車,部分路段的公交專用線、自行車線及步行街的確立,綠色出行已經成為發展的方向,也是與“慢行優先”的契合。他說,綠色出行也考驗著城市管理和公民素質,比如,機動車隨意停放占用人行或非機動車道等問題,都是城市發展過程中,對每個市民行為素質和城市管理的新考驗。
E “慢行優先”理念可借鑒但需“一城一策”
采訪中,西安交通大學城鄉規劃研究所李志剛教授說:“‘慢行優先’理念與目前提倡的綠色出行契合,不僅對西安,對所有面臨道路擁堵問題的城市都有借鑒意義。最值得借鑒的是城市交通及規劃發展,更加關注人,而不是以往的車,是一種理念的創新,國內外的一些城市,都在倡導綠色出行,只是做法和提法有所不同。”
同時,李教授也坦言,每個城市的歷史背景、地理條件不同,推行“慢行優先”及綠色出行的方式一定要“一城一策”,分區域,分層次因地制宜。上海的弄堂街巷多,西安古城棋盤式的道路結構,本身有很大的差異。在城市功能分區的背景下,建設現代化交通設施保持主要街區大動脈暢通的同時,對于有歷史背景的小街區“毛細血管”進行“慢行優先”配置,并與地鐵、公交等現代化交通順暢接駁,讓其富有活力彈性,無疑是提升城市活力的重要手段。
F 西安規劃未來打造“公交+慢行”出行新模式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14年5月,西安市政府就通過了《西安市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規劃期限近中期為2012-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按照規劃,西安將建立與國際化大都市要求相適應的多方式、一體化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提出了具有西安特色的“公交+慢行”交通發展策略;建設公交都市,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為主的交通結構。在主城區內部形成半小時交通圈的同時,合理調控機動車增長速度與擁有水平,鼓勵企業和個人自愿減少機動車使用。
公共交通系統規劃方面,將建設“公交都市”,形成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為主體的交通結構。二環內逐步縮小常規公交線網規模,二環外區域提高常規公交線網密度。提升公共交通的舒適性、換乘便捷性和服務水平,加快智能公交系統建設,規劃設置公交專用道730公里,加快地鐵建設,加大二環內軌道交通站點密度,提高軌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擔比例。
同時,實施步行與自行車復興政策,人行道與自行車道應盡可能實行硬隔離。在古城區、大型居住區和商業中心,制定步行和自行車出行優先計劃。將公共自行車納入公共交通范疇,與軌道站點、公交樞紐建設相結合。打造富有特色的步行街區,擬規劃通過改造現有步行街,并結合分區商業中心打造新的步行街,在主城區形成10個主要商業步行街和4個文化旅游步行街。未來重點打造張家堡、高新和解放路三個商業步行街和古城內的文化步行街區。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