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上海開出了公交空調車
發布時間:2016年08月05日 07:12 作者:呂高生張靈芝 來源:解放日報
1996年7月23日,上海自開埠以來的第一輛公交空調車,出現在公交五汽公司46路公交線路上,成為上海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也成為上海公交百年歷史上的一件值得濃墨重彩的大事。
1996年,地鐵一號線開通不過3年,公交車還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每逢夏季,公交車廂內酷熱難當,溫度最高可達近40℃。
46路老駕駛員柏光勇對此深有體會,他說:“那時候,乘客熱,駕駛員更熱。駕駛座旁的引擎溫度大概有60℃,在終點站剛剛用冷水浸過的毛巾放在引擎蓋上,用不著一站路,就會烤干。不少駕駛員把沾滿涼水的濕毛巾蓋在頭上,拼命給自己降溫,但效果甚微,一天下來,有些駕駛員的左右手都會變成黑白陰陽兩色。”
正因如此,應市民需求,7月23日,空調車一經推出,便恰如一陣清風,給飽受酷暑折磨的乘客帶來了巨大的驚喜,也給柏光勇這樣的公交職工帶來了福音。
最初的空調車,其實是改裝車,據原市運管處公交部車輛科科長秦彬回憶,第一輛公交空調車就是在柴油車整車的基礎上改裝而來的。
而柏光勇,就在那時,被挑選為上海首輛公交空調車的駕駛員。他回憶當時盛況,記憶猶新:“空調車開出不久,許多市民爭相體驗,有些人帶著孩子反復乘著玩,甚至還有外國人來湊熱鬧。”
熱鬧歸熱鬧,新的事物往往容易引發爭議,剛“出世”不久的空調車也就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起初是票價。
票價從1元上升為2元,在不開空調的春秋季,也需支付2元車票費的政策,部分市民有了異議。
參與政策制定的原市公交管理處處長黃國榮介紹:“當時春秋季公交空調車的票價是按全年的平均成本換算的,但因為考慮到市民承受能力,在管理上,我們采用了空調車占全部車輛比例20%的措施,空調車、非空調車間隔發車的形式,以滿足乘客的不同需求。”之后是空調的效果。
空調車先天條件不足,發動機功率小,加上公交車開關門頻繁,導致空調制冷效果差等狀況,也逐漸開始被市民詬病。
秦彬說:“有時候,乘客發現空調出風口雖有風吹出,但不是冷風,整個車廂就變成了一個燜鍋。有些制冷效果差的,一車人還得使用扇子,有些容易出汗的乘客衣服都濕了大半。這就與我們當初便民的想法出現了偏差。”
1998年,市公交管理部門響應市民的呼聲,從源頭抓起,整改或淘汰了配置差的空調車,并對新投放使用的空調車的質量提出了高要求。同時,加強對空調車的維修保養,并對空調車制冷通風系統性能、空調車車廂環境進行抽檢。
此后,空調車大發展,群眾滿意度越來越高。到了2008年年底,上海公交空調線路已達到816條,市中心區域全部實現公交車空調化。2013年,上海非空調車全部退出了歷史舞臺。
鏈接:http://www.zxzsfwgs.cn/keyun/2016/0805/article_72941.html
客車網推薦閱讀
客車網[www.zxzsfwgs.cn]版權及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熱點新聞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
品牌推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