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站上新能源汽車風口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繼續高位增長。整車產量2057輛,是2015年同期的3.2倍;實現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17.2%。
據悉,襄陽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占湖北全省七成以上,不僅在湖北省獨占鰲頭,在全國也不多見。“能夠搭上行情快車,源于10多年來的持續堅守。”襄陽市汽車產業辦主任王燮耀表示。
早在2002年,襄陽便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磷酸鐵釩鋰電池和永磁直流驅動電機的研發。
目前,襄陽市已擁有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及院所30多家,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躋身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以及全國首批示范推廣試點城市之列。
2015年1月,襄陽市正式提出: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在傳統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之際,地處內陸腹地的襄陽,不聲不響之中搶占了發展先機,躋身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競爭共舞的產業平臺。
挑戰:眾強環伺,任重道遠“襄陽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綜合實力,全國可以排在10名左右。”襄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秦軍認為,起步早,但面臨的競爭激烈。
襄陽沖刺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勢必要求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輻射帶動等方面,產生全國范圍的影響力。
201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整車產量34.26萬輛,襄陽約占全國的3.8%,市場空間還有待提升。
目前,襄陽市的新能源公交車458臺,占全市公交車總數的35%,累計搭載乘客超1億人次,平均每公里耗電0.8度,節能水平全國領先。但強烈地依賴政策支持。
以12米長的新能源大客車為例,一臺純電動大巴出廠價為130萬元,而傳統燃油車卻不到40萬元,在中央及地方補貼100萬元后,新能源汽車才有市場優勢。
我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一旦告一段落,屆時,襄陽新能源客車能否成功降低成本,經受住市場競爭的洗禮?
襄陽市尚未開展乘用轎車的推廣應用,配套的充電樁工程也亟待展開。
思路:夯實腳下每一步
2016年元宵節還沒過完,襄陽市的大型招商團隊就趕赴河南、山東等地,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進行招商洽談,并達成合作意向。
到2020年,預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500萬輛。而目前,全國保有量還不到50萬輛。面對如此重大的發展機遇,襄陽如何跨越發展?
“創新思路,高位對接。”王燮耀表示:“上升為省級戰略,將會助益多多。”
推動襄陽打造中國新能源汽車之都,將會帶動湖北省襄十隨汽車產業走廊發展,促進省域副中心城市、“一主兩副多極”和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等戰略的實施。
襄陽市在新能源汽車制造、銷售應用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積極參與國家、行業標準的制訂,將有利于我省新能源汽車搶占標準制高點,形成競爭“軟實力”。
“行業發展模式也需適時創新。”襄陽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李德璋還認為,有市場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及商業應用模式,應當及早形成。
目前,深圳、上海等地已有新能源汽車企業推出以租代買、分時租賃等經營模式,極具市場競爭力。襄陽市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唯有緊跟形勢,才能參與全國的“蛋糕”切分。
突破:曙光照在起跑線上“最新的乘用車型,將在下月批量上市。”襄陽東風旅行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時付興奮地說,已接大批量訂單。
乘用車上市后,“襄陽造”的新能源汽車將涵蓋乘用車、大巴、輕型客車、微型客車、公交車、物流車、廂式貨車、新能源煤礦防爆車和專用車等類型,產品結構齊全。
襄陽高新區鴻泰陽新能源汽車項目現場,焊接、鍛造車間已雛形初現。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40億元,未來可年產新能源汽車整車20萬輛。
鴻泰陽項目部門口擺放的E200樣車,預計年底下線。董事長馬中華介紹,這款新能源汽車時速可達120公里,續航里程可達220公里,市場售價只要5萬多元。
襄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王兆民介紹,該市聚集了駱駝新能源、鴻泰陽、國能電池、山東寶雅等一批在建的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項目,總投資額逾百億元。“洽談之中有可能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達五六家。”王兆民預計,今年下半年,襄陽新能源汽車將會迎來“井噴”行情。
襄陽還規劃,5年內建設各類充電站77座、充電樁4625個,以滿足全市電動轎車的充電需求。
據介紹,該市正在建設環境可靠性、裝備制造產業計量、大型電機節能控制檢驗等3個國家級檢測中心,成為中部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車配套檢測高地。此前,襄陽已擁有覆蓋整車、動力電池、零部件的3家國家級研發檢測平臺,可開展600多類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試驗項目。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監控中心、國家通報咨詢中心襄陽研究評議基地等信息平臺,也在建設中。
襄陽2016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力爭達到3萬臺,到2020年,產業產值有望突破1000億元大關。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