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客運站場標準化服務展文明新姿
日前,天津市交通委結合道路客運行業的特點,在全市道路客運站場中開展以治理環境秩序提形象、文明服務競賽提水平、規范級別驗收提能力、提高監控能力保安全為內容的專項活動。
外觀統一 設施齊備 。
按照“增綠色、治污染、整臟亂”和規范形象、統一標志、完善設備、整頓秩序的要求,天津市已在5月前完成天環客運站、西站汽車站的試點規范,并將在此基礎上全面推進,在6月中旬使客運站煥然一新。
據活動有關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規范客運站外觀形象。該市27個道路客運站將對主體建筑沿街外觀標志、標牌、宣傳性文字等圖案內容、規格和設置格局進行規范。并將規范客運站內各類標志標識。按照標準,重新統一設計制作并安裝采用中、英雙語的客運站各類標志標識。
此外,各客運站將對現有設備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檢查,組織人力及時修復破損、污染、有故障的設備,對不能修復的設備、不符合要求的設備、仍未配備的設備,要購置配齊,達到客運站設備齊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另外,將加強發班前的車輛裝備及車輛衛生狀況的檢查,加強客流、車流、行包流的秩序維護疏導指揮,確保車輛進站、發車、出站有序,旅客進站購票、檢票上車有序、到站下車驗票出站有序,行包裝卸傳遞有序。
開展文明服務競賽
天津市交通委在全市27個道路客運站中開展文明服務競賽活動,通過競賽活動,認真查找服務差距,制定和落實整改措施,強化全員服務意識,健全完善服務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并推選樹立5個“文明場站”、10條“文明班線”、30輛“文明客車”、20名“服務標兵”,為迎奧運提供優質的道路客運服務。
目前,天津市交通委確立了各項活動的評比標準。如“文明場站”評比中要求客運站健全安全制度,完善應急預案。場站服務設施完備,布局合理,環境整潔優美。另外,要求客運站推行規范化服務。做到服務標準規范,服務項目齊全,實施“天津0305”旅客救助服務工程,為特殊旅客提供救助服務,車輛、旅客疏導有序、運營順暢。
“文明班線”要求運營車輛應統一車型,車身有統一的標識,車輛設施齊全有效,車容車貌整潔,安全運營無事故等。
重新核定客運站等級
據天津市交通委透露,將重新核審驗收客運站級別,建立客運站等級升降機制,規范客運站服務和級別驗收,完善道路客運站設施設備,提升道路客運站的公共服務能力。
5月31日前,將組織道路客運站落實《天津市道路客運站級別劃分及驗收規定》和《天津市道路客運站服務規范》,并做好申報站級的前期準備工作。
據悉,6月份將組織進行道路客運站站級重新申報驗收工作。7月1日至7月15日重新核定道路客運站等級,簽發站級驗收證明、頒發站級標志牌匾。
全面啟用監控網絡系統
充分利用現有道路客運站監控設施資源,通過網絡連接,建立客運站監控網絡系統平臺,通過攝像頭、網絡連線和大屏幕,實現對客運站各區域運行情況的監控,實時掌握假日運輸期間、惡劣氣候情況下客運站運營狀態,并通過語音系統了解、指導和發布指令,實現政府部門、行政主管機構、客運站同步監控。
各交通部門3月份就已經做好道路客運站監控網絡系統建設安裝的準備工作,并協調論證了建立道路客運站監控網絡系統的引進安裝方案。據悉,天津市運管處已建立安裝道路客運站監控系統。秩序科和有關領導辦公室也已先行建立道路客運站監控系統,配備監控專用計算機,安裝、調試監控系統軟件,初步實現對市區道路客運站的實時監控。
目前天津已完成河北區運管所、紅橋運管所、南開運管所等的監控系統的安裝,并建立了監控網絡連接,實現對轄區客運站的實時監控。到目前為止,已實現政府部門、行政主管部門、客運站監控網絡同步實時監控,天津市交通委已組織對道路客運站監控系統進行驗收,監控網絡正式啟用。
1、凡本網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 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客車網,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www.zxzsfwgs.cn”。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客車網)”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大連地鐵加開47列次 保障焰火秀期間市民出行[09-27]
- 進萬企、解難題:便捷市民上下班通勤路,成都公交出實招[09-20]
- 中秋假期去哪游玩?鄭州公交上線 8條景區直達專線[09-14]
- 乘小巷公交 游古街小巷[09-09]
- 行業觀察|北京公交專用道第三批優化調整對出行有哪些影響?[09-05]
- 鄭州公交:城市記憶之行進中的公交[09-04]
- 創新高!車展開幕在即,成都公交將開兩條免費擺渡線![08-29]
- 貴陽公交構建智慧交通體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出行需求[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