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些離開老東家的汽車高管人士,近日去向進一步明朗——多數是被北汽吸入。據悉,其中,8月中旬離開南汽的原南汽副總經理兼南汽名爵總經理張欣,已經接受了一份新的任命書。目前張欣已經被任命為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汽控股”)乘用車事業部負責人,享受副總經理待遇。
“人才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但是最近將會再有兩員大將加盟北汽。” 北汽控股董事長徐和誼近日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表示。而在近期,汽車界內最引人注目的兩位“跳槽”高管,便是張欣和曾經先后供職于北汽福田和奇瑞汽車的李峰。如果都能夠最終確定,這將是今年繼汪大總、蔡速平、董海洋等重量級人物之后又一批空降或回歸的北汽新高管。
徐和誼稱,“每員大將都有一大塊任務”。而業內人士也分析,此次張欣所負責的乘用車事業部,與8月26日北汽控股斥巨資在湖南株洲建設的南方生產基地不無關系。
來自北汽的消息稱,北汽控股投資35億元建設的株洲新廠占地面積約53萬平方米,將于2010年投產,預計年產能最終將達到20萬輛,產品包括輕卡、中卡、皮卡、輕客、SUV和MPV六大品種。
盡管北汽目前仍對該基地冠以“輕型商用車生產基地”之名,但是據理財周報記者了解,包括SUV、MPV在內的乘用車才是未來該基地的主要生產方向。因為無獨有偶,北汽福田在湖南長沙工廠已經運行8年,該廠同樣以生產輕型卡車為主,2007年福田長沙廠銷售整車約8萬輛。
有跡象表示,北汽可能在株洲基地投產自主品牌轎車。北汽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選擇株洲,是因為株洲工業區內有較強的零部件配套體系;交通物流便利;預計未來湖南及周邊省份市場對SUV、MPV和皮卡等產品的需求會很大。毫無疑問,而這些條件同樣能夠滿足北汽發展自主品牌轎車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徐和誼已經表示,北汽首款自主品牌轎車的定型工作已基本完成,工程開發已全面展開,北汽將確保這款車于2010年正式推出。這一時間點與株洲基地的投產時間恰恰不謀而合。無論如何,北汽發展自主品牌轎車、SUV等乘用車的計劃都已是箭在弦上,天時地利的條件基本具備,而有著豐富轎車生產和營銷經驗的張欣又填補了“人和”的空缺。
“近期北汽正在吸收一批年齡在40歲上下,同時在國內汽車界很有影響力、在不同專業很有建樹的人才。”徐和誼的語氣中帶著興奮。“沒有發展,想引進人才那是不可能。正是大家看到了北汽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以及在北京發展汽車這樣一個好的平臺和環境,才吸引大家來這里。”徐和誼說,“就像首都北京一樣,北京汽車的企業文化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海納百川的企業文化,這也是吸引大家的重要一面。”不僅僅如此,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春、成都,這些帶有明顯地域特征的汽車產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而汽車格局的紛爭也正在錯綜復雜地進行;地域或許并不是最重要的限制或有利條件,而企業的發展戰略正在主導這一切變化的發生。
背景鏈接:
1984年,克萊斯勒就與北京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北汽”)合資成立北京吉普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吉普”),在北京生產Jeep品牌汽車。1998年戴姆勒與克萊斯勒合并后,克萊斯勒在華業務被逐步重組。
2005年,克萊斯勒將其在北京吉普的全部股權劃轉于目前被稱為“戴姆勒公司”和“戴姆勒東北亞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名下。股權轉讓后,戴姆勒公司及戴姆勒東北亞有限公司攜同北汽追加了對北京吉普的資本投入,并將合資企業重新命名為BBDC。
克萊斯勒與BBDC簽署了技術許可協議,許可BBDC在中國生產并銷售克萊斯勒品牌產品。北汽與戴姆勒相關單位在BBDC中各占50%的股權,該股權關系自2005年起一直延續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