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節前后,不少行業都會面臨用工難問題,汽車行業也不例外。本月6日,在《柳州晚報》招聘信息欄目內,25條汽車銷售企業發布的招聘信息,有23條是品牌汽車4S店刊登。這是去年車市異常火暴帶來的延續性影響?還是汽車4S店不約而同地患上了“人才饑渴癥”。近日記者探訪我市部分汽車4S店,以了解其中緣由。
汽車維修保養比賣車還忙
“今年我們還要再招10多人,最緊缺的是售后服務專員和車間維修服務人員。”柳州航盛豐田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服務部長李克輝表示,經過多年積累,特別是去年豐田品牌的熱賣,積累的用戶眾多,好的服務人才也越來越緊缺。
李克輝告訴記者,過年前很多車主為了給汽車維修保養,就開始到4S店排隊。有些車主沒趕上,只好改在年后。在許多車主眼里,車子是他們的第二個家。雖說汽車銷售是一次性的,但車輛維修、保養、美容卻是持續性的。眼下,很多4S店就在“汽車后市場”方面做文章,貯備人才也就成了作之一。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2011年我市有不少4S店擴大規模,部分4S店改造升級成為旗艦店,對汽車的后續服務的要求也是歷年最高。
“汽車后市場”空間廣闊
“所謂‘汽車后市場’,就是汽車售出之后的維修、保養、服務以及所需的汽車零配件、汽車用品和汽車材料的市場。”市工信委相關負責人說。據數據顯示,2011年我市各類車輛累計產銷分別完成149.31萬輛和151.86萬輛,同比增長2.84%和6.55%,全市汽車保有量年增幅超過20%。龐大的需求,支撐起了一個空前規模的維修保養市場。
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引發新的商機,特別是售后服務大有可圖,讓許多4S店瞄準了“汽車后市場”這塊大蛋糕。據不完全統計,我市汽車4S店超過50家,各家4S店每月僅采購汽車零配件這一項花費,平均就在50萬元-60萬元左右。計算起來,全市汽車4S店一個月采購零配件費用要達2500萬元-3000萬元。這一數字還將隨著我市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汽車后市場”空間不斷開發而逐漸擴大。
部分產業或將有新機遇
“汽車后市場”這塊蛋糕帶來了巨大的商機,汽車零配件產業就是受益者之一。
專家分析認為,在整車行業的拉動下,我市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聚集效應,已具備發動機、變速器、內外飾件等重要零部件的批量生產能力,涌現出如五菱柳機、五菱聯發、方盛實業、柳州上汽變速器等一批骨干企業。隨著將來“汽車后市場”潛力釋放,或將給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的競爭焦點將主要集中在成本優勢、技術優勢兩大方面。雖然我市汽車零部件企業多數屬于中小企業,在缺乏品牌上的競爭優勢,但潛力很大。這些企業如果以聯合協作的方式生產,也能有效地實現效率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將來,這些汽車零配件企業如能在我市的汽車消費市場尋求到合作的機會,那么發展前景會更美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