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皆悼喬布斯,更多人在期待下一個喬布斯。
汽車圈會不會出一個喬布斯來,改變下冰冷并且變得乏味的汽車世界?
很難,汽車誕生125年以來,亨利?福特、阿爾弗雷德?斯隆、豐田章一郎,都是可以比肩甚至超越喬布斯的巨人,在那個群雄輩出的時代,在那個充滿夢想與激情的歲月,誕生了一大批開創汽車歷史、指引汽車未來方向的人,卡爾?奔馳、標致、大衛?別克、阿涅利、本田宗一郎,如果你愿意,我還可以羅列出一串長長的名單來。
1908年,亨利?福特的T型車改變世界的工業模式;阿爾弗雷德?斯隆開創現代企業管理模式與制度;豐田喜一郎則完美結合兩者的優勢,開創了高效工業化的新時代,和喬布斯一樣,他們三位的影響力,早已遠遠超出汽車行業之外。
他們創造汽車文明,改變人類行走模式的革命,一大群星光璀璨的汽車巨人們,帶著各色的夢想,不斷否定前人,也不斷否定自己,正是無盡的夢想與使命,促使他們去開創汽車工業120多年來的輝煌。
但是,80年代之后,汽車行業的偉大人物逐漸星光黯淡,汽車圈中僅有明星經理人橫行。艾科卡帶給美國汽車一場銷售革命,但是并未改變克萊斯勒最終邊緣化的命運;90年代末期,納賽爾把福特汽車帶上利潤的巔峰,但是張揚和激進很快讓他伴隨福特墜落至地獄;卡洛斯?戈恩,這位鷹鉤鼻先生看來是三十年來最偉大的汽車行業CEO,他完美拯救日產汽車,但是這遠遠不夠除非他真的可以把電動汽車布滿從北海道到法國圣米歇爾山腳,推動一場顛覆性的汽車新能源革命。
汽車行業需要喬布斯嗎?在我看來,無論是按照喬布斯創造需求的邏輯,抑或喬布斯喜歡用無可挑剔的產品改變消費習慣的邏輯他創造了手機、音樂和電腦的新需求。但是,這種模式,很難在汽車行業中如法炮制。
不過,如果一個天才真的可以實現把汽車與IT完美結合,或者徹底顛覆人類的行走和娛樂方式,那可能是下一個喬布斯施展的舞臺。
但就目前而言,汽車世界的通行規則是:成熟汽車市場,忠實的品牌用戶年復一年地追捧適合自己年齡和審美情趣的產品;發展中的汽車市場,迷茫的消費者可能只是滿足于遮風擋雨的行走機器,這意味著,不會有一輛這樣的汽車,她可以完美地替代一切。
在傳統動力的時代,除了四個輪胎沒有太大變化之外,其它能夠想象出來的新花樣,都通過形形色色的量產車、概念車和改裝車實現,從古老的亨利?福特到寶馬的克里斯?班戈都在進行過大膽而且富有創意的嘗試。
而且,喬布斯喜歡把眾多需求歸結一點的做法在汽車行業就難以行得通,不排除未來會出現一家“蘋果汽車公司”,它只提供一款產品,滿大街的“AppleCar”都是陰深深的黑色,幾個月之后可能還會羞答答再出來一款白色那要多乏味就有多乏味。也許千萬“果粉們”可以受得了,但是更多人會樂意嗎?
福特T型車也許就是最好的榜樣,從1908年開始,全世界有限的馬路上充滿的都是千篇一律的T型車,從第一輛T型車面世到它的停產,共計有1500多萬輛被銷售。它的生產是當時先進工業生產技術與管理的典范,為汽車產業及制造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在1927年之后,再也沒有一款這樣單調的汽車長期統治汽車世界。
喬布斯誕生的環境其實和亨利?福特相似,在上世紀70~80年代開始,IT行業開始萌芽,并開始顛覆世界,和喬布斯同時代或者稍早一些的比爾?蓋茨、索尼和松下幸之助等人,和100年之前的亨利?福特、雪佛蘭一樣,成為引領IT時代滾滾向前的功勛人物。2000年之后,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馬克?扎克伯格等更加年輕的創業者加入到創造夢想的陣營中,讓我們的閱讀、書寫以及溝通方式徹底顛覆。
從亨利?福特到喬布斯,他們都誕生于一個行業開創的時代,懷揣夢想,通過夢想與否定來持續創新,推動著汽車工業文明和IT產業的發展,一個改變世界的行走方式;另外一個人顛覆IT世界的通行規律。
但是,汽車世界不再有亨利?福特,喬布斯,也已經轟轟烈烈地離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