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起汽車零部件企業現狀,伊頓盛士達汽車流體連接器(上海)有限公司人力資源負責人馬上提到人才緊缺的話題。歸納他的話,就是行業人才爭奪激烈,保留激勵成了HR工作的最大難題。
近幾年,中國整車市場持續“高熱”,發展迅猛,亞太以及中國地區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幾乎所有的外資市場高度重視中國汽車發展潛力,并加大投資力度,在各地建廠、拓展研發中心。
人才爭奪激烈
產業擴容,引發對人才的大量需求。然而,無論外資還是民營,汽車零配件企業發現,中國汽車人才培養和成長的速度遠跟不上行業發展的速度,行業圈子小,找來找去,優秀人才就這些,由此使得業內人才競爭異常激烈。特別是對于研發技術、項目管理、現場管理、工程師等崗位的人才爭奪,更是進入白熱化狀態。
更困擾HR的,還不是在上海等一線城市打人才戰,而是去二三線城市招聘。近兩年,零部件廠商正積極向二三線城市遷徙。在二線城市如蘇州、無錫等地,HR還能招到較合適的人才,但如果去三線城市設廠,比如伊頓在山東濟寧設置廠房,要招人則是難上加難,“即使招到了,又能留多久?”伊頓的招聘負責人坦言:“這是汽車零部件行業HR面臨的最大挑戰。”
薪酬持續增長
正因為招人難,權威公司發布的薪酬報告顯示,近年來汽車業各關鍵崗位人才薪酬持續快速增長。這更使汽車零部件廠商倍感壓力。
業內人士表示,雖說汽車行業近年高速發展、業務增長,但汽車零部件廠商是在夾縫中求生存。首先是來自原材料價格上升的壓力,其次是整車制造商的降價壓力和供應商之間價格競爭,都增加了零部件制造商的經營困難。
“現在買汽車多便宜,10幾萬的車就很不錯了。廠家賣車賺錢,在新車發布第一年價格高一點,我們日子就好過一點。到年底,一旦接到廠商通知,要搞降價促銷,這降的錢就從我們零部件廠商頭上扣,我們的利潤一降再降。所以,我們現在只能遷往成本相對低一點的二三線城市。”
HR成家庭保姆
人才難招且難留,再加上“80”、“90”后員工自身的“時代特點”,迫使汽車零部件廠商的HR為此使出渾身解數。比如,建立回聘機制、員工內部推薦成功獎,與全國高校簽署研發合作項目,讓員工在公司內轉崗,挖掘平行的發展平臺以降低跳槽率等。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HR的工作重心似乎變了,變得很有意思。常規的HR工作核心如薪酬、績效、勞資等正在“靠邊站”,取而代之的是員工保留和員工關愛。某HR表示,為體現對員工的關愛和達到保留員工的目標,他們現在連員工家人生病、孩子上學、父母養老的事都要操辦,甚至員工的汽車維修保養都要管。“服務真是到家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