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二手車市場在2006-2010年期間年銷售量增長率為25%,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進入汽車置換型市場。不過在我國二手車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專業二手車評估人才短缺現象為日益凸顯。據業內人士測算,當前僅北京二手車人才缺口就超過萬人。記者上周在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亞市”)走訪過程中,就深刻體會到上述現實矛盾。
專業人才之殤
曾有專家指出,人才、資金和技術是拉動汽車行業發展的“三駕馬車”。而在實際流通領域,技術并不是關鍵因素。隨著競爭的加劇,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2005年,相關職能部門頒布了《二手車市場管理辦法》,標志著國家正在積極推動、培育、引導和規范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但現實問題是,盡管二手車市場在政策層面上得到統一規劃,但具體到市場表現,情況往往是大相徑庭。
記者上周從亞市一家4S店了解到,如今在該店咨詢二手車置換的客戶并不多。從進入店面,記者足足等了5分鐘才有負責二手置換的接待人員前來招待。進一步詢問才知道,這家店中唯一的專業評估師正好在外面給客戶估價。
眾所周知,二手車評估師同鈑金、機修師一樣,是一項很看重經驗的職業,只有從事相關行業多年才有機會通過學習培訓成為一名專業的評估師。過去,4S店的業務主要以新車銷售為主,一般一個4S店面配備一兩名二手車評估師就足夠應對偶爾出現置換需求了。“前來咨詢的客戶明顯比前段時間多了,老師傅根本忙不過來。”對于記者的詢問,這名咨詢人員無奈說道。
隨著近些年我國汽車產業井噴式的發展,造成新車、二手車等各領域都存在眾多經驗匱乏的職場新人。與此同時,那些既懂車輛構造、技術狀況鑒定,又精通二手車市場價格的二手車評估師的培養極為緩慢,從而形成了“相對過剩”的怪圈。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人士測算,全國專業二手車評估人才缺口可能超過15萬人。
功利主義作祟
新近加入汽車行業的年輕人經驗少,高端人才又稀缺,但最可怕的是高端人才數量與職業操守上的流失。
根據國家勞動法,從事資產價值鑒定職業的,必須持有國家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但是,我國持有中、高級職業資格證書的二手車鑒定評估師數量稀少。
目前,我國的二手車鑒定評估不再局限于二手車產權交易,已經擴展到二手車的納稅、保險、抵押、典當、司法鑒定等非產權交易,因而二手車評估的外延大大擴張。然而,行業內專業人才極度匱乏,拿上海來說,作為全國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市場之一,僅擁有200余位持證二手車評估師。
由于數量稀少,二手車評估師身價自然不菲。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說實話,4S店的待遇并不是很高。許多老師傅都被私人車行挖走了,有點積蓄的甚至自己開店當老板。”“這種情況絕對不在少數。”北京亞運村交易市場副總經理蔡海員證實了上述說法。
功利主義的存在,使得有置換需求的客戶的個人利益難以得到保障。
在二手車估價環節中,車輛的使用時間、里程數、有無事故都是決定車輛價格的重要因素。有資深評估師告訴記者,相比估價較為透明、統一的4S店,摻雜著許多功利因素的私人車行老師傅往往可以借自身對行業和車輛的了解,人為提高或壓低二手車交易價格,從而損害了賣車人的利益。
缺乏系統性培養
在二手車交易中,價格問題實際上是最核心的問題,消費者購買、賣出車輛,往往面臨質量欺詐、價格欺詐、購買非法車輛等風險,其結果是,整個二手車市場都難以取得消費者的信賴。在這個時候,二手車的鑒定評估師的系統性培養就成為了非常有意義環節。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此前就曾表示,對于北京來說,專業二手車營銷人才缺乏的同時,原有新車銷售人員由于新車銷量下降又出現過剩,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正在著力通過組織業內專家集中培訓、鼓勵二手車從業機構開展內訓等方式解決人才缺乏現象。目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已組織相關專業人士就開發二手車鑒定評估師培訓教材進行磋商,以更好為下一步培養二手車專業人才打基礎。
在政策上加大對專業二手車營銷人員培養的同時,看到巨大消費訴求的汽車廠商也有了行動。不久前,一汽豐田就攜手北京地區22家經銷店與北京市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的“置換即時拍”開展合作,有置換需求的車主,只要到任何一家一汽豐田4S店,就可享受一汽豐田專業的二手車評估師和服務專員的“一站式服務”,確保客戶的二手車價格最接近市場的最高合理價位。
“現在大家銷售的產品都差不多,將來經銷商之間競爭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競爭。”有業內專家接受采訪時曾表示,“企業不僅要能招到人,還要能留得住人。如何建設企業文化?如何給員工發展的空間?企業經營者需要從這些方面去考慮這個問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