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時節,重慶兩江新區呈現著一派繁忙的建設場景。這個春天,有關兩江新區引智引才的消息不斷傳來:中國科學院和重慶市將共同在兩江新區建設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國內最大的“云計算”實驗區在兩江新區開建;兩江新區與英國簽署人才培養協議
作為西南重鎮的重慶,正以建設兩江新區為引擎,著力打造內陸開放高地。與此同時,重慶通過積極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變人才洼地為人才高地,人才隊伍建設風生水起,海內外人才紛至沓來。
人才興,百業興。今天的重慶,正敞開大門迎接各類人才,越來越多的人才正在這里大展身手,大放異彩。
引才—不拘一格吸納各方才俊
宋偉宏,加拿大著名華裔醫學家。去年8月,宋偉宏正式加盟重慶醫科大學,在附屬兒童醫院創建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致力于兒童與青少年健康及遺傳學的專項研究。
在加拿大,宋偉宏是老年癡呆癥首席研究員,他帶領的科研團隊率先在老人癡呆癥和唐氏綜合征發病機制和藥物研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在業界享有很高聲譽。
“到重慶來繼續推進這個項目,是源于這里有好的政策環境和開放的氛圍,而且實驗樣本比國外更豐富。”47歲的宋偉宏告訴記者。
聚智聚力,才能趁勢發力。人才是一個地方、一個城市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重慶地處西南,沒有區域優勢,缺乏資源優勢,想要實現 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必須大力培育人才比較優勢。
筑巢引鳳,有鳳來儀。近年來,大開放的重慶像大力抓招商引資一樣招才引智,依托全市重大戰略、重點工程、重點項目,以寬廣的胸懷迎接來自海內外的人才,描繪出一幅“孔雀西南飛”的生動畫卷。
圍繞打造“中國汽摩名城”,重慶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填補了重慶汽車領域工程院院士空白。
圍繞建設“健康重慶”,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孔祥復,領銜西南醫院癌癥中心學科建設,填補了重慶醫學領域科學院院士空白。
圍繞建設“暢通重慶”,引進蜚聲國際的橋梁大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鄧文中,實現了全職引進外籍院士零的突破。
圍繞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基地”,引進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李長明,領銜擔任西南大學潔凈能源與先進材料研究院院長。
如此大規模地引進高端科技人才,究竟給重慶帶來了什么?謝東的經歷就是最好的答案。世界首個長效抗艾新藥艾博衛泰的Ⅰ期臨床試驗,如今在重慶前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接近尾聲。和傳統抗艾藥相比,艾博衛泰在服藥周期、療效上具有優勢,市場前景良好。它的研發者、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謝東,就是重慶5年前引進的頂尖人才。
和謝東幾乎同時來到重慶的,還有美國韋恩州立大學博士趙會。趙會曾在福特公司汽車碰撞安全領域工作12年,來到重慶后加盟長安集團。目前,他帶領的研發團隊在汽車碰撞安全和整車結構分析領域已經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緊盯高端,瞄準一流,這就是重慶的引才觀。幾年來,重慶圍繞電子信息、汽車摩托車、生物制藥等重點領域,建成了1個國家級、5個市級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已有 17人入選國家“千人計劃”。
黨政干部也是重要的人才資源。重慶市已先后與16個中央國家機關部委、8個東部發達省市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先后引進急需優秀干部201名,并與山東、浙江、江蘇互派6名區縣黨委書記交流任職。從江蘇引進的陳勇博士擔任貧困縣酉陽縣的縣委書記后,通過自身的努力工作,極大地提振了當地干部的精氣神,加快了酉陽發展步伐。
重慶還借鑒“博士服務團”做法,從國家林業局集中引進11名博士,組成“林業博士團”,助推“森林重慶”建設;從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中央部委一次性引進11名優秀年輕干部到重慶掛職,促成部市合作協議5個,爭取到重大項目50項、資金300多億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