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三水騰飛如何一炮打響?2011年4月11日,三水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上,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馬曉河提出,要做好引進新產業、改造舊產業和人才等工作。
馬曉河認為,“十二五”是中國從中等收入國家邁入高收入國家的關鍵期間,欲實現這一目標,要注重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消費、培育中產階級和政治結構改革四個方面。金融危機后,歐美減少消費,印度和東南亞等國家招商引資搶占出口,中國各地產業轉型遭遇挑戰。
過去十多年間,三水以外源性投資為增長拉動力保持快速發展勢頭,也遭遇了土地、人才等共性瓶頸。針對陶瓷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仍占主導地位的情況,馬曉河認為,三水的傳統產業要走差異化道路,形成不同的生產過程、工藝路線的產品,用現代化和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如好幫手公司在汽車導航產品遭遇“山寨”模仿后,進軍車聯網等后端信息服務產業。這兩年,三水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在崛起。馬曉河說,新興產業也有高低端之分,工藝路線也有落后的,一定要選對方向。產業的軟配套關鍵是人才和融資平臺。引入人才重點是引入科技創新的領軍人物,不一定需要遷戶口,部分地區的提供建設實驗室經費、提供課題費等做法都值得借鑒。融資可由政府出補貼建立產業擔保基金等。
2011年4月11日,來自區經促、發改等部門的91名干部開始了現代產業知識高級研修班的學習。今后,區委組織部還將結合“三二一”騰飛計劃,為城建、衛生、社會管理等干部開設研修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