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在下車的時候將紙條交還給工作人員。”從今日開始, 你在乘坐公交車的時候,可能會有人給你這樣一張印有編號的紙條 ———這是成都市交委組織的調查員正在對全市居民的公共交通出 行情況進行調查。據了解,從今日起的14個工作日內,500名調查 員將在成都市中心城區和成都市近郊區(二圈層六個組團城市)范 圍內,對居民的出行情況進行隨機調查,調查結果將對優化公交線 路,軌道線網修編提供數據支撐。據悉,這是成都市迄今為止最大 規模的市民出行情況調查。
現狀:公交路線不盡合理
“雖然目前我們能掌握市民出行的基本需求,但具體的情況如 何,應該如何優化公交線路,我們需要一個更為全面、科學的依據 。”據市交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仍有部分站點存在“列車現象 ”,冷僻線路也依然存在。比如火車北站至火車南站、蜀都大道兩 條“十”字路線和一環路、二環路兩個城市環線,客流量都非常大 ,形成了城市客運走廊。而一些路線除了高峰時期,客流量就很少。
客流量大的線路應該如何調整,分擔部分客流?冷僻的線路能 否更改走向,在公交客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調整,都需要大 量的科學調查數據作為支撐。
調查:數據不僅針對普通公交
哪些線路客流量大,哪些線路設置不合理,這些情況已經有一 個宏觀的認識,而市交委將通過此次為期14天的調查和后期的分析 論證,將從微觀上得出具體的數據支撐。根據調查結果,如果發現 某些線路只是短距離客流量密集,將針對這部分短距離設置支線公 交;如果發現有客流量大、運行距離長的路線,則在該線路上設置 地鐵站點…… 成都市交委副主任張殿業表示,此次的調查數據將不僅僅針對 普通公交,而是對支線公交、常規公交、快速公交,甚至地鐵的站 點和線路設置都有參考作用。同時,調查結果還可以更好規劃和調 整公交線路、合理地調度車輛和優化各種交通方式的設置。
呼吁:請市民對調查予以配合
據介紹,本次調查由成都市交委牽頭,由市公交集團、交委交 通發展研究院組織,由美國能源基金會、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西南交通大學提供技術支持。此次調查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進行 了三個月。
從今日開始的14個工作日內,500名調查人員將出現在各公交 線路、公交站臺和市內的很多地方,對市民利用公交車出行的情況 進行全面的調查。兩名調查人員將分別出現在公交車的前門和后門 ,前門調查員負責向上車的乘客發放標有序號的調查小票,后門調 查員則負責收取下車乘客手中的調查小票,同時配合采用問卷調查 的方式,調查市民乘坐公交車出行的具體出發地、目的地、換乘情 況、所用卡類、收入水平等信息。此外,此次調查還將進行公交時 間延誤調查(站點延誤、交叉口延誤)和公交車輛滿載率調查。
市交委呼吁市民配合調查員的工作,提供真實有效的出行信息 ,并向市民承諾該信息將僅用于此次調查,對外保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