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地 新愿景 新征程—黃海客車駛入新能源發展快車道
專注工藝升級
打造高品質產品
早在黃海汽車“十二五”規劃期間,原有廠區在新能源產能方面便顯現出捉襟見肘的窘境。此后,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的大力倡導,這種情況日益加劇。于是,新生產基地的建設提上議事日程。黃海汽車秉承勵精圖治的信念,新能源基地在“十三五”開局之年正式投產運營。
黃海客車新能源基地
據丹東黃海汽車有限公司技術處處長時廣武介紹,黃海新能源基地位于遼寧省丹東市臨港產業園區,建設總投資15.97億元。一期規劃完成后,可形成年產1萬輛大、中、小客車整車(含底盤)的產能,涵蓋5~18米的所有客車車型。
在整體搬入新能源基地后,黃海汽車并沒有放棄原有廠區保留下來的優秀制造工藝。“新基地采用兩種生產工藝,一種是客車六面體車身合裝工藝;另一種是客車全承載車身技術,且逐步以全承載車身技術為主。而在此前的老廠區,則是以客車六面體和非六面體車身合裝工藝,僅有少部分產品采用全承載技術。”時廣武介紹說。“目前,無論是混合動力客車,還是純電動客車,都采用全承載車身技術。向全承載技術的傾斜,適應了當前市場的需求。”
黃海客車六面體組焊抱臺
為提升產品質量,黃海汽車投入大量資金,購入全新設備,比如焊裝采用數控合攏抱臺,相對于以前的精確度不高的機械抱臺,數控合攏抱臺可存儲500個程序,針對不同車型可以設定不同程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定位精度可達0.5mm,進一步保證整車骨架的可靠性。在電池方面,黃海純電動客車的電池,從入庫、保存、檢測都有專門的設備。據悉,未來還將建立一個研發實驗室,用于整車性能的提升。據悉,明年一個研發試驗室將投入使用,內設環境倉、轉轂試驗臺等新能源車專用設備,更利于整車性能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有廠區的基礎上,黃海新能源基地借鑒業內先進技術,從提高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角度,重新進行生產線工藝布局。從焊裝、涂裝到總裝,整個生產線采用U型布置,實現三線聯動,把原有分散的生產線,按照各自特點,進行集中布置,為制造高品質的產品打下堅實的硬件基礎。“可以說,新基地的生產線在國內整個行業發展水平中,處于一流地位。”時廣武說。
響應環保號召
為新能源持續發力
從2006年開始,黃海客車便開始與德國MAN公司合作,先后引入MAN品牌低地板城市客車與BRT客車技術,使黃海客車在國內公交車領域的地位進一步鞏固。隨后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眾多黃海客車出現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這些車在為各國友人服務的同時,也在經受了嚴峻考驗。
黃海新能源客車生產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黃海汽車與德國MAN公司合作期間,黃海汽車相繼派出超過200名技術人員到德國 MAN 公司學習。其中,全承載技術就是采用德國MAN技術。“由于全承載對焊接工藝要求較高,我們也一直采用MAN的焊接技術。對操作人員進行淘汰、培訓、再上崗,以保證焊接工藝的高質量。時廣武表示,新能源基地采用整車陰極電泳工藝,經過十三道表面工序處理,電泳鹽霧實驗防腐指標超過1000小時,是原有工藝的3~4倍,整車防腐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黃海客車整車陰極電泳車間
在專注技術升級的同時,黃海汽車始終不忘環保責任。據時廣武介紹,綠色環保是新基地建設重點考慮的部分。針對涂裝建立污水處理站,將涂裝污水進行無公害處理,達到國家污水排放標準;針對焊裝,車間采用整體除塵設備,同時配備環保焊槍,在改善員工工作環境的同時,也提供員工的健康保障。“車間的環境要比以前好多了,這對我們員工而言,可以更好的投入到生產之中,制造出讓市場滿意的產品。”一名正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員工表示,“新基地的投入使用,對黃海汽車而言,是一個分水嶺。之前是逐漸積淀的過程,之后則是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1、客車網網友通過網絡投票參與2015年客車十大新聞的評選。
2、同一網友在一天內只能在十大新聞評選模塊中投三票,請珍惜投票機會。
3、投滿10票(各模塊累計)的網友,都能參與抽獎,有機會獲取大獎。
4、活動最終解釋權歸客車網所有。
一天之內投滿10票的網友(各模塊累加)可參加抽獎活動。需要登錄客車網會員才能抽獎,每個會員最多抽獎3次。
馬上登錄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