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5日,2007必比登挑戰賽上海汽車會展中心的室外展示現場,停放了兩輛由上海交大神舟汽車設計開發有限公司研發的液壓混合動力的公交車。記者與該項技術負責人陳杰博士等一起試乘了其中一輛,親身體驗了液壓混合動力技術的節油表現。
液壓混合動力的基本定義是:在柴油、汽油、天然氣、乙醇、二甲醚、氫等為原料、的城市客車上,增加一套由液壓馬達/液壓泵、液壓閥、液壓蓄能器及電子控制器組成的液壓混合動力系統,即構成液壓混合動力城市客車。
液壓混合動力公交車的主要功能是:節能、減排、適于頻繁停車、制動的城市工況。
其工作原理是:車輛在減速、制動過程中,車輛本身的動能或勢能通過后輪、后橋傳遞給液壓泵,由液壓泵將其轉化為液壓能貯存在蓄能器中,同時液壓泵產生的反制動力使車輛減速及停止。此制動過程稱之為“液力制動與再生能量回收過程”,或簡稱為“液力制動”。液力制動取代的是剎車片制動,回收的是剎車片制動時產生的摩擦熱量。在液壓混合動力系統工作的模式下,剎車片制動方式僅在緊急制動時采用(全部制動的五分之一),也大大減少了摩擦熱及剎車片磨損。
車輛在起步、加速時,蓄能器向液壓馬達釋放液壓能量,液壓馬達通過后橋、后輪驅動車輛行駛。此種驅動稱之為“液力驅動與再生能量釋放過程”,或簡稱為“液力驅動”。液力驅動取代的是發動力驅動,發動機此時處于怠速或熄火狀態。當蓄能器的能量釋放完成,液力驅動完成后,發動機才參與工作,因而大大減少了起步時的燃料消耗及排放。
液壓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推廣優勢:一、節能效率高。城市公交工況下可同比節油15%-30%。二、減排效果明顯。除節油本身產生的15%-25%的減排效果外,還因用液壓動力起步,消除了排放黑煙的情況,減少了其它尾氣排放。三、適應性廣,市場大。由于不改變原城市客車的結構及性能,既可以在新車上加裝,也可以在現役車上加裝,有效地解決了現役車的高能耗、高污染問題。四、投資少、見效快。不需增加其它輔助的地面設施,批量加裝成本費用不多于6萬元/車,一年多即可收回成本。五、經濟效益顯著。按每輛公交車每天運行200公里、每天消耗燃油70升、燃油費5元/升、節油率20%、全年350天計算,每輛車全年可節油4900升,節省燃油費2.45萬元;全國現有35萬輛公交車,若有5萬輛公交車使用這項技術,全國每年可節油2.4億升(12.25億元);每輛公交車每年可節省剎車片磨損約6000元;每輛公交車每年可節省離合器磨損約3000元。七、減少了駕駛員工作強度。因為減少了二分之一的換檔次數,對每天需換檔近萬次的駕駛員來說無疑是個福音。
11月16日晚,上海交大神舟汽車的此項液壓混合動力技術在2007必比登挑戰賽頒獎典禮上榮獲客車拉力賽獎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