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17日訊
不論是一年中的哪個月份,只要稍微翻閱一下各大報刊的標題,你會感覺仿佛世界末日離我們已不遠,至少從能源短缺的角度來說是如此。如今,“能源危機”總被新聞工作者掛在嘴邊,而“難以持續”則成為新聞頭條中曝光率最高的詞匯。于是,問號隨處可見,我們該怎么辦?
前石油地質學家、英國最大的獨立太陽能公司Solarcentury的首席執行官、被《時代》稱為“把氣候問題提到全球議事日程的關鍵人物”的Jeremy
Leggett認為,其實現在面臨的疑問并不像報章頭條讓人感覺的那么多。“如今面臨的問題已經不是如何開發節能技術。我們已經具備了這些技術,現在是時候物色合適的企業和把這些技術推而廣之的人,”Leggett近日在上海的一個能源效率圓桌會議上說道。
Scania就是這樣一個把技術用于實踐的公司。這家歐洲卡車、公交車、引擎制造商在過去20多年一直為瑞典生產乙醇燃料公交車,共計達600多輛,單是斯德哥爾摩就有400多輛這樣的公交車。
正是這種超前意識為瑞典的首都贏得了不凡的聲譽。斯德哥爾摩最近被“克林頓氣候行動計劃”(CCI)評選為現代模范城市。CCI的大城市氣候變化首腦集團(C40
Large Cities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
)“一個旨在推廣清潔能源技術的合作網絡”的幾位成員目前正在馬德里、墨爾本、北京等城市嘗試使用乙醇燃料公交車。
斯德哥爾摩這個斯堪的納維亞城市在環保實踐方面確實領先一籌。就在上周,斯德哥爾摩市向Scania定購了10輛剛剛發布的第三代公交車,這些車輛比傳統柴油車少排放90%的二氧化碳。由于應用了廢氣再循環技術(EGR),Scania的第三代新型公交車甚至不需要進行尾氣后期處理,提前達到歐盟將于2009年強制實行的Euro
5排放標準。此外,斯德哥爾摩承諾從2010年起只使用可再生能源公交車。
斯德哥爾摩公共運輸公司的代表在2006年1月成為BEST(生物乙醇推廣項目,BioEthanol
for Sustainable Transport)的創建成員。BEST致力于支持和加快乙醇作為汽車燃料的推廣應用,這個為期四年的項目部分由歐盟資助,聯合了三家汽車制造商、五家乙醇廠商、四所大學和10個城市,開展全方位的合作,進行乙醇燃料補充站建設、私人轎車和公交車試行等實驗,試驗城市包括意大利的拉斯佩齊亞、巴西的圣保羅、中國的南陽、愛爾蘭的都柏林等。
企業和公司在把技術推向市場的過程中可以扮演主動角色,Scania和它的忠實支持者---斯德哥爾摩市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相信,如果有更多的后來者的話,世界末日的預言將不攻自破。
編輯/聶漪堯
|